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衡南期中) 美国史学家爱默生在评价南北战争时,认为“符合社会利益的革命总是永远地为人民所记忆”。对“符合社会利益“理解正确的是(     )
    A . 实现了民族独立 B . 缓解了美苏矛盾 C . 构建了共和体制 D . 维护了国家统一
  • 1. (2024九下·梁子湖期中) 不同时期、不同阶层的人们有着不同的愿望和梦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现代工人阶级处于被奴役的最下层,是最革命、最有前途的阶级。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19世纪上半叶,农奴在俄国全国人口中占很太的比重。地主竭力加强对农奴的人身控制,将其世代束缚在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直至1861年,农奴才有权按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列宁指出: “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奴的无耻掠夺。”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 “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州的红色山冈上,昔日奴隶的儿子能够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同席而坐,亲如手足。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生活在一个不是以肤色的深浅,而是以品格的优劣为评判标准的国家……”。

    ——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1. (1) 材料一中《共产党宣言》发表于何时?反映出“无产者”的愿望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上半叶俄国农奴的愿望是什么?如何理解列宁的观点?
    3. (3) 根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金的“梦想” (不得照抄原文),该梦想折射出美国存在哪些社会问题?
  • 1. (2024九下·深圳开学考) 某历史小组在开展项目式学习时,收集到以下信息,据此推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政治

    废藩置县;颁布《宅地法》

    经济

    推行殖产兴业;废除农奴制

    思想文化

    文明开化

    军事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A .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B .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C . 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转变 D . 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 1. (2024九下·游仙月考) 分析下表中各国的措施,它们产生的相同作用是(    )

    国家

    措施

    俄国

    彼得一世强令俄国男子剃须

    日本

    明治政府发布“散发废刀令”

    中国

    民国政府颁布剪辫令,易服饰

    A . 准备了对外扩张的条件 B . 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 C . 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 D . 推动了学习西方的进程
  • 1. (2024九下·武侯月考) 明治政府在地税改革过程中,设立了许多新税种,如地方税、户头税、酱油税等,农民不堪重负,纷纷破产,一部分流入城市。这些措施客观上( )
    A . 阻碍了经济结构调整 B . 推动废藩置县实施 C . 为工业化提供劳动力 D . 刺激日本海外扩张
  • 1. (2024九下·长沙) 1881年日本内务省颁布《劝农局处务条例》规定:“除本局业务外,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意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故称为临时事业。”为此明治政府推行的政策是( )
    A . 大兴教育 B . 废藩置县 C . 文明开化 D . 殖产兴业
  • 1. (2024九下·衡南月考) 有学者认为:人的解放包括人身的解放和思想的解放两个方面,是一个社会、国家不断走向文明的标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人的觉醒,在于人们把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它唤醒了人们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史料①《独立宣言》及签署人署名

    译文摘录: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

    史料②签署《独立宣言》

    (约翰·杜鲁布尔1818年所作油画)

    材料三 他的《解放法令》(1861年3月1日)解放了农奴,将农奴耕种的土地在农奴和贵族地主之间重新分配。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甚至比美国历史上1863年的《解放宣言》意义更重大。在美国,《解放宣言》仅关系到少数黑人,而在俄国,《解放法令》涉及到占压倒多数的人口。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1) 材料一体现了文艺复兴的哪一核心思想?它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2. (2) 材料二中《独立宣言》体现了北美民众的哪些诉求?对比史料①和史料②,哪一史料对研究美国独立战争更具有史料价值?
    3. (3) 根据材料三思考,《解放法令》和《解放宣言》的颁布,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哪一条件?综上所述,谈谈人的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 1. (2024九下·衡南月考)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各国都力求在变局中谋发展,某班同学以“变”为主题探究东西方大国崛起的因素,设计了以下问题。

    【制度之变】

    材料一“在欧洲,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北美,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它们都通过革命颁布了法律文献,确立了新的制度,反映了时代的趋势,并以强有力的姿态展露在世界的前面。”

    ——《全球通史》

    材料二“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科技之变】

    表1:三次工业(科技)革命比较表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兴起时间

    18世纪六十年代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主要标志

    A

    电力的使用和电器的发明等

    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进入时代

    蒸汽时代

    B

    信息时代

    【格局之变】

    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认为:新崛起的大国必然挑战现存的大国,而现存的大国必然回应这种威胁。

    1. (1) 对比材料一、二,分析17—19世纪,东西方主要国家社会转型的方式有何不同?材料二中日本通过哪一事件实现了社会转型?
    2. (2) 结合所学知识,将表1中A、B两处空白补充完整,并分析三次科学革命对世界有何共同影响?
    3. (3) 材料三中提到的“北约”是哪一世界格局的产物?
    4. (4) 综合以上探究,谈一谈世界各国应如何在变局中谋发展?
  • 1. (2024九下·崇阳月考) 1819年,玻利瓦尔在委内瑞拉国会上说:“委内瑞拉一直是、仍然是、也必须永远是共和国。它的基础是人民主权、分权、公民自由和取消奴隶制,以及废除君主制和特权阶级。”这表明他深受(    ) 
    A . 启蒙思想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B . 《共产党宣言》和巴黎公社的影响 C . 十月革命和苏维埃政权建立的影响 D . 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影响
  • 1. (2024九下·花溪月考) 同学们开展研究性活动,研究内容有:南美的“解放者”、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非洲年”。据此推断,研究的主题最可能是(  )
    A . 两极格局的形成 B . “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 C . 亚非拉国家民族民主运动 D . 一战后世界新秩序的建立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7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