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小学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对的一组是(   )
    A . 捕鱼    垂钩    趣味    空汤汤 B . 与毛    遥远    观查    乱糟糟 C . 手掌    岩石    药材    闹哄哄
  • 1.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鹉(yīng)    悄(qiāo)    富(ráo)    小安岭(xīng) B . (bīng)    人(cān)    宿(shè)    满而归(zài) C . 平(mó)    盖(xī)    胳( bi)    丽无比(guī)
  • 1. 读一读,写一写,注意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xià夜,树叶shā lā lā地xiǎng,月亮露出了nǎo dai,像yín pán一样,fù qīn带我走过一片长满了pú gōng yīng的草地,几只萤火虫在草地上fēi wǔ着。我们尽情地wǎn shuǎ、hǎn叫,笑得合不lǒng嘴,这是多么快乐的时光啊!

  • 1. 下列词语用来形容放学后的校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静悄悄 B . 空荡荡 C . 闹哄哄
  • 1. (2020三上·汉川期末)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 . 安岭(xīng) B . (bīn) C . (cān) D . 不清(shǔ)
  • 1. 习作。

    花园、果园、小河、田野……我们周围有许多美丽的地方,你发现了吗?让我们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吧!抓住景物的特征,全面细致、有序的叙述,把自己的感受写进去,是习作富有想象力。以“这儿真美”为题,不少于300字。

  • 1. 课外拓展阅读。

    美丽的祖国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她像一个巨人,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我国的领土广大。我国领土的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位。当我国的东北进入冰天雪地的季节,南国的海岛上却是一派盛夏的景象。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啊!

        我国的物产丰富。粮食、棉花、大豆、花生、油菜籽、蚕丝、茶叶等的年产量,以及牲畜的总头数,在世界上都居于前列。在茂密的大森林里,还有全世界小朋友喜爱的大熊猫、金丝猴。

        我国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广,储量大。有蕴藏丰富的煤、石油、铁、铜等。还有许许多多资源等待着我们去勘探、开发和利用。

        我国的山河壮丽。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就矗立在我国西南部的西藏边境。还有巍峨挺拔的泰山,景色迷人的黄山。世界著名的长江、黄河浩浩荡荡的流入大海。波光粼粼的太湖,(shuǐ píng rú jìng)       的西湖,

        像一颗颗明珠,把祖国点缀得(gé wài)       美丽。气势雄伟的万里长城,更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它给祖国的大好河山增添了壮丽的色彩.

        我们在祖国的怀抱里成长,多么幸福。我们为可爱的祖国而自豪!

    1. (1) 根据拼音,在短文横线上写出正确的词语。
    2. (2) 短文中的画线句是一个比喻句,读一读,这句话中,作者把比作了,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
    3. (3) 短文从这四个方面介绍了祖国。
    4. (4) 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1. 课内选文阅读。

    《美丽的小兴安岭》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小鹿在西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1. (1) 选段描写的是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景色,作者主要是抓住等描写的。
    2. (2) 给下列加点的“抽”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A.把夹在中间的东西取出;    B.吸

      C.(某些植物体)长出;      D.减缩

      ①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

      ②他从厚厚的一摞书中抽出了那本他最心爱的童话书。(    )

      ③爸爸以前特别爱抽烟,我和妈妈劝过他很多次,最后终于戒掉了。(    )

    3. (3) 画线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写出了,表达了作者之情。
  • 1. 口语交际。

    “指南针旅行社”公开招聘小导游啦!请你参加面试,向评委介绍一处校园中的优美景色,要求语言生动、有趣。

  • 1. 句子加工厂。
    1. (1) 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缩句)
    2. (2) 海里有鱼。(扩句)
    3. (3) 有的鱼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来像皮球一样。(用相同的修辞手法造句)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