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朝天模拟) 近代以来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欧洲觉醒】

    材料一 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知识结构图:

    【殖民掠夺】

    材料二 来自欧洲的航海家们,用新航线连接起一个完整的“世界”。近代世界历史的大幕,就这样从海洋上拉开了。伴随着最早殖民国家的脚步,欧洲其他国家也紧随其后,通过殖民和掠夺逐渐将自己国家的经济发展起来。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争霸之途】

    材料三 在欧洲历史中,每一位统治者,总是通过一小片地域试图统一欧洲大陆,但矛盾愈演愈烈。自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后,500多年间,国王、征服者、总统以及独裁者们都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欧洲大陆。从克伦威尔、拿破仑……几乎所有的近现代历史的关键角色,都将他们的赌注压在了这片重要的土地上。

    ——摘编自[英]布伦丹·西姆斯《欧洲:1453年以来的争霸之途》

    【欧洲联合】

    材料四 二战后,为使欧洲走上联合自强的道路,他们试图通过走与以往传统的强国不同的发展道路,成为国际政治中的一名活跃分子。20世纪90年代,他们把多个国家组合在一起,创立了一个超越国家的机构,这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1. (1) 请将材料一中①②③补充完整。
    2. (2) 根据材料二,回答近代欧洲经济发展起来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19世纪初期“试图统一欧洲大陆”的“关键角色”。
    4. (4) 简述材料四中“超越国家的机构”成立的意义,并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以来欧洲历史发展的历程。
  • 1. (2024·苍溪模拟) 全球化是人类各民族之间相互联系和交往并日益普遍化和紧密化的表现。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发现时代】(1500— 1750 年)

    材料一 公元 1500 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揭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从那时起,分散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

    ——《大国崛起》

    【殖民时代】(1750— 1870 年)

    材料二 18 世纪 60 年代开始形成的世界市场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元素,也 是全球化进入实质形成阶段的重要标志。……到 19 世纪末,世界被瓜分完毕,世界连接成一个整体,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确立起来。 

    ——何顺果《全球化的历史考察》

    【帝国时代】(1870— 1945 年)

    材料三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进而向全面现代化推进。主要资本 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尤其是工业化的发展,为帝国的形成和全球化的发展奠定了强大的 物质基础。股份公司不断涌现,资本和生产日益集中,资本主义向垄断过渡。……垄断 组织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它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操纵政府进行对外扩张和 侵略。 

    ——何顺果《全球化的历史考察》 【网络时代】(1945 年—)

    材料四 作为当前世界系统中最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联合国已经成为国际外交活 动的最重要舞台,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世界 上唯一处理国与国之间贸易规则的国际组织,WTO 的建立,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 化。两者在全球治理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何顺果《全球化的历史考察》

    1. (1) 材料一中“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 ”是以哪一历史事件为标志的?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哪一国家 发展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3. (3) 根据材料三回答垄断组织的发展有何影响?
    4. (4) 材料四中出现的“WTO ”是哪一国际组织的简称。
    5. (5) 近年来,欧美国家对中俄等国实行“经济脱钩 ”“贸易制裁 ”“科技封锁 ”等,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实行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请你就我国应该如何应对这一问题 提出自己的建议。
  • 1. (2024·上饶模拟) 由于东西方在经济发展水平、武器等方面的差距,欧洲人开始了大规模的殖民活动,在非洲、亚洲和美洲占领殖民地,压迫剥削当地人民,进行奴隶贸易。欧洲人进行殖民活动得益于(   )
    A . 新航路的开辟 B . 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 C . 科技水平的发达 D . 贸易垄断权的掌控
  • 1. (2024·上饶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依仗工业革命所形成的技术基础,高速发展对外商业贸易……在19世纪中期一跃成为最大的经济强国,占据了工业霸主的地位,把竞争对手远远地抛在了后面……而世界各国都必须毫无保留地为英国的商品敞开大门,若有不从者,枪炮伺候。

    ——摘自谢石敏著《世界经济大战》

    材料二  下面是美国不同时期的两幅漫画作品。

    材料三  下表是西欧四国部分年份GDP估计值(百万1990年国际元)

    年份

    法国

    联邦德国

    意大利

    比利时

    1951年

    234074

    289679

    177272

    49874

    1967年

    501799

    717610

    445232

    86695

    1989年

    1000286

    1302212

    906053

    166396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一跃成为最大的经济强国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中两幅漫画,指出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分别是什么?为解决面临的困境都采用了相同的方式,产生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3. (3) 观察材料三中表格,指出1951年—1989年西欧四国 GDP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 (4) 综合以上材料的探究,谈谈国家崛起的因素有哪些?
  • 1. (2024·廉江模拟)  早期殖民扩张和掠夺给亚、非、美洲人民带来了空前的浩劫。但同时,它也冲击了当时落后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思想观念,传播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思想观念和科学技术。这表明,新航路开辟( )
    A . 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B . 促进了各地之间的物种交换 C . 为欧洲资本主义积累了资本 D . 具有破坏和建设的双重作用
  • 1. (2024九下·揭西) 国际货币的流通及其地位演变,与世界的政治、经济、军事形势息息相关,可以反映历史的变迁。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班牙所属美洲殖民地白银相关数据表(单位:百万银元)

    年份

    西属美洲白银产量

    运抵欧洲数量

    经欧洲运到东方数量

    1600

    11-14

    10

    4.4

    1650

    10-13

    8-9

    6

    1700

    12

    10-12

    8.5

    1780

    22

    18-20

    14.7

    ——摘编自后智钢《16-19 世纪外国白银内流中国问题探讨》

    材料二:19 世纪 70 年代,是英镑成为国际货币开始的时代,英国正处于其历史上最大的盛世。这个时期的辉煌是建立在工业革命后英国“世界工厂”的工业和经济的绝对领先地位上。而且,只有通过庞大的海外贸易,这种领先地位才能转换为源源不断的黄金流入,使英国得以积累起雄厚的黄金储备。作为史上第一个被公认的“世界货币”,英镑的兴起和最终的国际化从不同的层面上能探觉皇家海军的庇护。

    ——摘编自李云帆《英镑国际化背后的海洋霸权》

    材料三:欧元与人民币可能成为美元潜在竞争者,以往世界货币体系中无人可与美元争锋的局面正在逐渐改变。国际货币体系正在向新的“一超两强”新体系嬗变。所谓“一超两强”,即美元一超,欧元、人民币两强的国际货币新体系。

    ——袁志刚、林燕芳《国际货币体系变局的拐点与中国战略选择》

    1. (1) 根据材料一,归纳西属美洲白银的流动趋势,并分析流动产生的世界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镑成为国际货币的原因。
    3. (3) 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国际货币流通和地位演变的因素。
  • 1. (2024·广州模拟) 【资本主义发展与两次世界大战】

    材料一

    ◇16~18世纪,约100万欧洲人移民美洲,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以基督教为核心的欧洲文化。

    ◇在被“发现”的100年间,90~95%印第安人死于屠杀、奴役和外来疾病。

    ◇随移民船运入新大陆的还有马、牛、鸡等家养禽畜,谷物和果树种子,建立居民点必备的各类建筑材料和工具。

     新航路开辟后主要大洲人口迁徙示意图

    ◇北大西洋移民体系带动了沿岸港口的商业贸易,伦敦、里斯本等城市兴起。

    ◇1783~1793年,英国利物浦在以贩卖黑奴为中心的三角贸易中净赚了1200万英镑。

    ◇黑奴贸易使非洲失去了约1亿人口,传统手工业瓦解。

    ◇19世纪末,非洲90%以上的领土已被殖民者占领。欧洲移民成为当地上层阶层,控制了丰富的自然资源。

    材料二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漫长历史,贯穿着殖民征服与劫掠、西方资本的海外扩张以及对世界市场霸权的争夺,从而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不断出现新旧经济中心的转换。这种转换表现为霸权的更替,例如重商主义时期的荷兰霸权,工业资本主义时代的英国霸权。

    ——摘编自陈人江《帝国主义本质再审视》等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位德国大臣说:“皇上首要的和基本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一位英国外交大臣说:“真正决定我国外交政策的,是海上霸权的问题。”                                                   ——《义务教育教科书》

    材料四   从表面上看,一战的结束给大不列颠联合王国带来的只有胜利。……大英帝国取得了德国的大部分海外殖民地,并在国际联盟的授权下占领了奥斯曼帝国的部分领土。然而获得这些领土的代价却是90万士兵的阵亡,200万士兵的伤残以及国内严重的经济衰退。战争的花费使英国债务到1918年时增加了10倍,英国成为美国的债务国。

    ——克劳斯《图说世界史》

    材料五

    时期

    领导者

    事件

    意义/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甘地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打击英国殖民统治,增强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扎格鲁尔

    埃及华夫脱运动

    为埃及民族民主运动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纳赛尔

    埃及革命

    推翻英国扶持的封建王朝

    卡斯特罗

    古巴革命

    推翻了美国的独裁统治

    纳米比亚独立

    所有非洲国家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请回答:

    1. (1)  新航路开辟后的人口迁徙对美洲、欧洲、非洲产生深远影响。请任选一个大洲,结合材料一予以分析。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和发展的特点。
    3. (3) 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归纳德国和英国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是什么
    4. (4) 根据材料五,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结果拟一个共同主题。
  • 1. (2024九下·江门月考) 某班开展项目学习活动,分三个小组探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的问题。

    材料一(第1小组整理)16世纪以来,核心国家控制着整个世界的经济秩序、政治秩序、安全体系和法治体系,边缘国家除了顺从中心的意志之外别无选择。

                                                                                                                                                                                                                                                                                                                                                                                                                                                                                                 

    阶段特征

    时间

    事件

    以殖民侵略为主要方式的“中心—边缘”秩序初建

    1553年

    葡萄牙攫取在中国澳门的居住权

    明朝末年

    荷兰殖民者侵占中国台湾

    17—18世纪

    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

    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

    英国工业革命

    840—1842年

    鸦片战争

    19世纪中期

    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1868年

    日本明治维新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以共同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或经济、政治、军事目的为标准的集团化秩序重整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三国同盟、三国协约形成

    1914—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9年

    巴黎和会

    1921年

    华盛顿会议

    1937年

    法西斯同盟初步形成

    194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949年

    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北约成立

    1955年

    华约成立,两极格局形成

    材料二(第2小组整理)冷战结束后,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成为大多数国家的要求。各国致力于发展经济,力争增强经济实力,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进入21世纪,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和平和发展需要各国人民共同维护。

    ——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第3小组整理)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以一种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不是以一种文明代替另一种文明,而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

    ——摘自《人民日报》2023年3月23日

    1990年,布什总统首次公开了美国政府建立“世界新秩序”的构想,并在海湾战争中予以实践和展现。随着全球性对抗威胁减弱,伊拉克这样的地区性强国崛起是对美国在世界重点地区利益的挑战。战争中,主要行动基本都是由西方盟国部队完成的,具体指挥权属于美国。经过海湾战争的实践促使这一构想在以后美国国家战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摘编自徐萍、张建辉《海湾战争与美国世界新秩序构想的实践》

    1. (1) 第1小组整理的材料对于项目研究来说是必需的吗?说明你的理由。
    2. (2) 根据第2小组整理的内容,概括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因素。
    3. (3) 针对第3小组整理的材料,通过内容对比,分析中美方案的不同及优劣。你认为还可以补充哪些方面的材料以佐证项目学习主题。
  • 1. (2024·广州模拟) 人口的迁移,见证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洲15—19世纪居民结构变化

    类别

    白人

    黑人

    混血人种

    原住民

    1490年

    0%

    0%

    0%

    100%

    1570年

    1%

    2%

    1%

    96%

    1650年

    6%

    9%

    5%

    80%

    1852年

    8%

    14%

    33%

    45%

    材料二  

    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的变化               19世纪中期,英国城市的街道

                 《义务教育教科书    世界历史        九年级》

    材料三  美国学者E.S.Lee提出了系统的人口迁移理论——“推拉理论”,他首次划分了影响迁移的因素,并把它分为“推力”和“拉力”两个方面,前者是消极因素,促使移民离开原居住地;后者是积极因素,吸引怀着改变生活愿望的移民迁入新的居住地。

    ——《中国人口大迁移:一场你死我活的城市战争》

    1. (1)  请你在材料一中,选择任意一类居民,绘制折线统计图以反映其在15—19世纪占比的变化,并概括这一时期该类居民结构变化的特点。(要求:在答题卡上绘制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横纵轴设置合理,内容完整准确。绘图时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可不用直尺)
    2. (2) 概括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分别反映的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种现象存在怎样的联系。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影响人口迁移的“推力”和“拉力”的一例史实。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导致人口迁移和变化的主要因素。
  • 1. (2024·广州模拟) 从1713年到1792年,英属加勒比海岛屿殖民地向其宗主国大不列颠输送了总值达1.62亿英镑的货物,是同时期大不列颠从中国和印度进口货物总值的一半多。由此可见(   )
    A . 新航路开辟推动欧洲整体发展 B . 资本原始积累具有野蛮性 C . 殖民掠夺为英国带来大量财富 D . 英国是三角贸易的主导者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2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