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惠东模拟)  如下图为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主要迁移方向图,导致图中③方向人口迁移的主要历史原因是( )

    A . 工业革命的传播 B . 罪恶的三角贸易 C . 美国的独立战争 D . 拿破仑对外战争
  • 1. (2024·丰顺模拟)  欧洲列强对非洲的殖民扩张和掠夺对非洲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列强不同时期在非洲殖民活动的主要方式

    时期

    主要方式

    15世纪至19世纪中叶以前

    开始侵入非洲,殖民活动大多局限在沿海地区,进行连续几个世纪的奴隶贸易。

    19世纪中叶以后至20世纪初

    逐渐放弃奴隶贸易,转而全面的殖民入侵非洲,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

    ——据《中外历史纲要》(下)整理

    材料二  列强在非殖民地面积占非洲总面积的比例

    ——据刘猛《列强对非洲的瓜分》

    材料三  二战中殖民地人民与宗主国为战胜法西斯而并肩作战,大大提高了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例如巴黎解放时进入巴黎的40万盟军中就有近30万非洲人。经历两次世界大战,民族主义不再是西方国家的专利,殖民地人民高举起民族民主的旗帜向宗主国宣战。二战前非洲只有3个独立国家,二战后随着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20世纪50年代非洲有6个国家独立,60年代末非洲被立国家已达到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总人口的88%……英、法、比、葡等在非洲的殖民帝国彻底崩溃。二战后一大批独立民族国家构成了当代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亚非会议的召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非洲统一组织的建立等。

    ——摘编自《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方列强在非洲殖民活动主要方式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强瓜分非洲的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并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推动非洲国家独立的主要因素。
  • 1. (2024·江城)  据统计。在1492—1548年期间,美洲佛罗里达的印第安人由约100万人降至仅剩5万人,墨西哥的印第安人则减少了约90%。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早期殖民掠夺 B . 罪恶的奴隶贸易 C . 美国独立战争 D .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 1. (2024·江城)  人口迁移见证了社会变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0世纪开始,欧洲城市逐渐在封建主的领地上兴起。周围农村的农奴为了摆脱领主的控制,大量地移居城市,从而获得市民的身份并享有自由。市民阶层的崛起不但为日后资产阶级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也为世界市场的扩大做好了铺垫,更是在平常的市民生活过程中孕育了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

    ——摘编自蒋相泽《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

    材料二 15世纪末至19世纪世界人口移动简表

    时间

    主要流向

    主要活动

    15世纪末至16世纪

    从西欧到美洲

    殖民国家大量人口移民到美洲

    16世纪至18世纪

    从非洲到美洲

    非洲黑奴被贩卖到美洲

    18世纪至19世纪

    从农村到城市

    英国、美国、法国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10世纪以来欧洲人口移动的主要方向,并概括其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人口迁移与社会变迁”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合理,条理清楚)
  • 1. (2024·安徽模拟) 《鲁滨逊漂流记》开篇讲述了英国人鲁滨逊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又去非洲从事奴隶贸易,途中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上。上述情节反映了(  )
    A . 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 B . 西方国家的商品输出 C . 近代西欧的殖民扩张 D . 近代亚洲的民族觉醒
  • 1. (2024·合肥模拟) 下侧表格内容揭示的时代主题是(    )
    14世纪前后 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4-17世纪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5-16世纪 新航路的开辟
    15-18世纪 早期殖民掠夺
    A . 走向近代 B .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 . 黑暗的中世纪 D . 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
  • 1. (2024·光明模拟) 棉花是撬动世界的植物,一部棉花史,见证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某校九年级某学习小组围绕“棉花的世界之旅”开展了探究性学习活动,邀请你一起探究,并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探究任务一【棉花的中国之旅】

    材料一:棉花的中国发展史

    汉代

    经丝绸之路传入新疆,开始植棉纺织。但种植范围较小,仅在新疆、西南部分地区零星种植。

    宋代

    由海路传入广东、福建,并在南方推广。“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产茶的州县比以往有所增加”。




    元代

    元初政府“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木棉提举司,每年向民间征收木棉布十万匹。”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技术;松江府成为棉纺业中心,棉布被定为常年租赋之一。




    明代

    明初,朱元璋大力提倡植棉,令农民有田五至十亩者各种桑、麻、棉半亩,后又规定多种植棉花不征税。到15世纪末,棉花已是“遍布天下,地无南北皆宜之,人无贫富皆赖之”。明代中晚期,棉花超过桑、麻成为我国纺织业的主要原料,棉布取代桑、麻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清朝前期

    清朝前期,棉纺织业进一步发展,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如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2500家,职工超过5000人,生产商品化、商业化趋势加强。

    ——摘编自《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和部编版七年级《中国历史》素材整合

    探究任务二【棉花的世界之旅】

    材料二:15世纪以前,棉花种植和加工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美洲地区,以家庭自产自用为主,呈现出多点分散的态势,此时在全球棉花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印度和阿拉伯商人。15世纪以后,随着达·伽马绕过好望角与印度建立贸易关系,哥伦布登陆美洲发现可以植棉的大批土地,欧洲有了重塑全球棉花网络的可能。到了1780年,一个欧洲人主导的将亚洲、欧洲、美洲涵盖在内的新贸易体系逐渐形成,整个欧洲成为世界棉花的中心。

    ——摘编自魏涛《“全球转向”、商品研究与历史研究的国际化》

    探究任务三【棉花的新使命】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以来,棉花总消费量大幅增加,贸易规模呈增长态势,全球超过150个国家参与棉花进出口贸易,但欧洲对棉花帝国的统治结束了,曾经是棉花帝国的中心的节点(例如蓝开夏郡)已被边缘化,而中国已经成了它的核心。如今的中国作为世界三大棉花生产国之一和全世界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正在发扬自己特色,走出属于自己的全球化道路,棉花也因此有了新的使命。

    ——商编自贝克特《棉花帝国》和维舟《棉花敲开现代世界大门》(中国纪检监察报2020年1月21日)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棉花种植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15世纪前后“棉花种植和加工”出现的变化,并指出“到了1780年,整个欧洲能够成为世界棉花的中心”的原因?
    3. (3) 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给当今中国棉花产业建设“自己特色”的全球化道路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 1. (2024·宝安模拟) 以下是林老师在进行单元复习时出示的示意图,他正在复习的主题最可能是(   )

    A . 封建时代的欧洲 B . 走向近代 C . 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 D .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 1. (2024·江西模拟) 某班同学以“亚非拉的古今”为主题,进行了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模块一:辉煌的历史】

    【模块二:凄惨的命运】

    【模块三: ★ 大运动】

    1. (1)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骨文的历史价值。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朝开始?
    2. (2) 图二中的文字可作为我们研究哪一古文明的依据?
    3. (3) 请将【模块二】中①②处内容补充完整。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三角贸易的看法。(从利、弊两个角度谈)
    4. (4) 请根据笔记页内容写出“★”应填写的主题。
    5. (5) 请从笔记页中任选一个典型事例,谈谈其积极影响。
  • 1. (2024九下·衡南月考) 下面是三角贸易路线示意图,请选择正确的一项(    )
    A . B . C . D .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