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江城)  人口迁移见证了社会变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0世纪开始,欧洲城市逐渐在封建主的领地上兴起。周围农村的农奴为了摆脱领主的控制,大量地移居城市,从而获得市民的身份并享有自由。市民阶层的崛起不但为日后资产阶级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也为世界市场的扩大做好了铺垫,更是在平常的市民生活过程中孕育了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

    ——摘编自蒋相泽《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

    材料二 15世纪末至19世纪世界人口移动简表

    时间

    主要流向

    主要活动

    15世纪末至16世纪

    从西欧到美洲

    殖民国家大量人口移民到美洲

    16世纪至18世纪

    从非洲到美洲

    非洲黑奴被贩卖到美洲

    18世纪至19世纪

    从农村到城市

    英国、美国、法国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10世纪以来欧洲人口移动的主要方向,并概括其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人口迁移与社会变迁”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合理,条理清楚)
  • 1. (2024·安徽模拟) 材料论述。

    14—15世纪上半叶,欧洲大部分地区趋于衰落。与此同时,人类文明在欧洲社会文化艺术、自然科学等方面爆发了一场令人惊叹的文艺复兴运动。思想家们通过各种方式揭露了贵族和教会的专横、残暴,表达了他们对非教会世俗思想的推崇。一旦人文主义思想进入个人和民族的头脑,就没有什么比它更难以控制的了。这一伟大变革,造就了一批颇有建树的自然科学家,如哥白尼、伽利略等,驱使了航海家们开辟新航路。同时,也对资本主义其他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

    ——摘编自舍曼《世界文明史》等

    1. (1)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发生时,中国正处于明朝。此时,中国在思想领域实行什么制度?中国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最早出现于哪一历史事件中?文艺复兴运动驱使了航海家开辟新航路,请列举一位航海家并说明他开辟的航线。
    2. (2) 阅读上述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楚;字数200字左右)
  • 1. (2024·合肥模拟) 下侧表格内容揭示的时代主题是(    )
    14世纪前后 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4-17世纪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5-16世纪 新航路的开辟
    15-18世纪 早期殖民掠夺
    A . 走向近代 B .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 . 黑暗的中世纪 D . 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
  • 1. (2024·滁州模拟) 语言的传播和发展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在15—17世纪出现的potato(马铃薯)、banana(香蕉)、maize(玉米)和19世纪出现的telephone(电话)、telegraph(电报)、electron(电子)等新词,反映的相关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 )
    A . 新航路开辟   工业革命 B . 资产阶级革命   工业革命 C . 资产阶级革命   启蒙运动 D . 新航路开辟    第二次工业革命
  • 1. (2024·肇庆模拟) 如图反映的历史事件(    )
    A . 推动文艺复兴的产生 B . 阻碍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 . 推动了美洲思想文化的繁荣 D . 使世界开始连为了一个整体
  • 1. (2024·光明模拟) 棉花是撬动世界的植物,一部棉花史,见证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某校九年级某学习小组围绕“棉花的世界之旅”开展了探究性学习活动,邀请你一起探究,并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探究任务一【棉花的中国之旅】

    材料一:棉花的中国发展史

    汉代

    经丝绸之路传入新疆,开始植棉纺织。但种植范围较小,仅在新疆、西南部分地区零星种植。

    宋代

    由海路传入广东、福建,并在南方推广。“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产茶的州县比以往有所增加”。




    元代

    元初政府“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木棉提举司,每年向民间征收木棉布十万匹。”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技术;松江府成为棉纺业中心,棉布被定为常年租赋之一。




    明代

    明初,朱元璋大力提倡植棉,令农民有田五至十亩者各种桑、麻、棉半亩,后又规定多种植棉花不征税。到15世纪末,棉花已是“遍布天下,地无南北皆宜之,人无贫富皆赖之”。明代中晚期,棉花超过桑、麻成为我国纺织业的主要原料,棉布取代桑、麻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清朝前期

    清朝前期,棉纺织业进一步发展,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如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2500家,职工超过5000人,生产商品化、商业化趋势加强。

    ——摘编自《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和部编版七年级《中国历史》素材整合

    探究任务二【棉花的世界之旅】

    材料二:15世纪以前,棉花种植和加工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美洲地区,以家庭自产自用为主,呈现出多点分散的态势,此时在全球棉花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印度和阿拉伯商人。15世纪以后,随着达·伽马绕过好望角与印度建立贸易关系,哥伦布登陆美洲发现可以植棉的大批土地,欧洲有了重塑全球棉花网络的可能。到了1780年,一个欧洲人主导的将亚洲、欧洲、美洲涵盖在内的新贸易体系逐渐形成,整个欧洲成为世界棉花的中心。

    ——摘编自魏涛《“全球转向”、商品研究与历史研究的国际化》

    探究任务三【棉花的新使命】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以来,棉花总消费量大幅增加,贸易规模呈增长态势,全球超过150个国家参与棉花进出口贸易,但欧洲对棉花帝国的统治结束了,曾经是棉花帝国的中心的节点(例如蓝开夏郡)已被边缘化,而中国已经成了它的核心。如今的中国作为世界三大棉花生产国之一和全世界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正在发扬自己特色,走出属于自己的全球化道路,棉花也因此有了新的使命。

    ——商编自贝克特《棉花帝国》和维舟《棉花敲开现代世界大门》(中国纪检监察报2020年1月21日)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棉花种植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15世纪前后“棉花种植和加工”出现的变化,并指出“到了1780年,整个欧洲能够成为世界棉花的中心”的原因?
    3. (3) 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给当今中国棉花产业建设“自己特色”的全球化道路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 1. (2024·宝安模拟) 以下是林老师在进行单元复习时出示的示意图,他正在复习的主题最可能是(   )

    A . 封建时代的欧洲 B . 走向近代 C . 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 D .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 1. (2024·宝安模拟) 在墨西哥有梅斯蒂索人——双亲中一方是西班牙人而另一方是本地土著。在巴西不仅仅有梅斯蒂索人群体,还有穆拉托人(葡萄牙人和非洲人的混血儿)、赞布人(美洲土著和非洲人的混血儿)。这些混血人种的大规模出现始于(   )
    A . 庄园制的瓦解 B . 人文主义的传播 C . 新航路的开辟 D . 全球贸易的开展
  • 1. (2024九下·都昌月考) 读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1. (1) 最先“发现”上图中B 地区的航海家是(填人名),美洲特产甘薯、玉米 最早传入A 地区是在   (填朝代)。
    2. (2) 根据上图,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 论结合,表述清晰)
  • 1. (2024·唐山模拟) 16世纪后期,西班牙雇佣中国的工匠建造大帆船,并在东起美洲的阿卡普尔科,西至亚洲的马尼拉之间开辟了一条重要航线,开始了延续250多年的贸易活动,期间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与材料中贸易活动的开始密切相关的事件是(    )
    A . 文艺复兴 B . 新航路开辟 C . 拿破仑战争 D . 美国独立战争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4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