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雷州开学考) 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一个传承文明、吸纳文明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一幼发拉底河、印度河一恒河、黄河一长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一代又一代亚洲先民历经岁月洗礼,把生产生活实践镌刻成悠久历史、积淀成深厚文明。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材料二  希腊古典文明并非纯粹的原始文明。它和其他的所有文明一样,大量借用过去的文明——如中东文明。不过,希腊人所借用的,无论是埃及的艺术形式还是美索不达米亚的数学和天文学,都烙上了希腊人所独有的智慧的特征。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乎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主义列强的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  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

    1. (1) 材料一中提到了哪些亚洲文明?
    2. (2) 根据材料二,你如何理解“希腊古典文明并非纯粹的原始文明”这句话?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古希腊取得的文明成就。
    3. (3) 材料三中日本“弃旧图新”指的是哪次重大改革?并概括其对日本发展产生的重要历史影响。
    4. (4) 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社会在“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分别通过什么重大探索活动来“重建文化自信心”?并概括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呈现的特点。
  • 1. (2024九下·雷州开学考) 阅读下面表格内容,这说明,古文明( )                                        

    埃及谚语:尼罗河上午干涸,埃及下午死亡。

    两河流域苏美尔人诗歌:猖狂的洪水啊,没人能和它对抗......

    庄稼成熟了,猖狂的洪水来将它淹没。

    A . 发源于埃及和西亚 B . 受自然环境影响 C . 毁坏于洪水泛滥 D . 具有多元特征
  • 1. (2024九下·南沙开学考) 下边是某文物的图片(局部)。对该文物上的文字进行解读、研究可以了解(    )

    A . 古巴比伦奴隶制度概貌 B . 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影响 C . 欧洲封建等级制的形成 D . 阿拉伯人对世界的贡献
  • 1. (2024九下·南沙开学考) 古代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和中国古代文明的共同地缘特征是(  )
    A . 大河 B . 海洋 C . 森林 D . 高原
  • 1. (2023九上·潍城期末) 古代东方文明如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印度主要盛行的都是农业经济,而古代西方文明古代希腊却盛行工商业经济。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A . 农业经济明显优于工商业经济 B . 古代东方文明比西方文明先进
    C . 古代西方文明有鲜明的创新性 D . 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影响深远
  • 1. (2023·徐州模拟) 《圣经》里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在这里曾经孕育的古文明国度是(    )
    A . 中国 B . 古埃及 C . 古巴比伦 D . 古印度
  • 1. (2023·汕尾模拟) 法治发展见证文明进程。法与时移,法治建设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谟拉比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印度的社会状况。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规定: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被处以死刑。

    材料二《查士丁尼法典》明确宣布皇权无限,维护教会利益,巩固奴隶主的统治地位;法典要求“人人都应安分守法”,否则,要依法给予严厉制裁……据此可见,查士丁尼编纂法典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完全一致的,他试图通过法律规范的系统化,达到巩固皇权的目的,并运用这个法典来为其挽救奴隶制的统治服务。

    材料三 1787年的费城制宪会议,美国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经过最广泛、最深刻的辩论。联邦政府获得主要权力和州政府保留某些权力分权治理国家的格局,用最高法律形式确定下来,这就是美国的联邦主义。

    --摘编自黄安年《从战地到史林--邓蜀生九旬文集》

    材料四 伏尔泰曾说,在法国旅行需要经常更换法律,就像经常更换马匹一样。法国直到1804年以后才成为一个法律上的整体……

    1. (1)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一处错误并加以改正。
    2. (2) 依据材料二指出《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这部法典有何历史地位?
    3. (3) 据材料三,概括美国1787年宪法确定的权力格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宪法在世界法制史上的历史地位。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804年”相关的法律文献是什么?该文献体现了什么原则?
  • 1. (2023·丽水中考)某校拟组织“古代巴比伦文明”图片展,下列图片可以被采用的是( )
    A . 金字塔 B . 《汉谟拉比法典》 C . 《掷铁饼者》 D . 摩亨佐·达罗遗址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图。

    材料二: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亚非地区的 A、B、C、D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四大文明古国都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宝贵的传统文化,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材料三:

    1. (1)  材料一中,四个古代文明区域自西向东依次是什么?(写出具体文明名称)
    2. (2) 文字是文明传承的重要媒介。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它最早出现于图中,(填字母)象形文字最早出现于图中的,(填字母)楔形文字最早出现于图中的。(填字母)
    3. (3)  材料三中的图1是哪个国家的文明成果?图2中的人物在何时创立了什么宗教?这一宗教在古代印度民众中得到广泛传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 (4) 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一、二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结论到位)
  • 1. 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才可能对历史有准确的理解。对右图所示文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产生于北非的尼罗河流域 B . 人类最早文明发祥地之一 C . 此地人们发明了象形文字 D . 奥林匹克运动会源于此地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2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