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铁山模拟)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文艺复兴是一次“精神的新生”,是因为(    )

    A . 全面复兴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B . 几乎蔓延到了西欧所有国家 C . 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D . 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 1. (2024·柳北模拟)  军机处设立之后,每日折奏多者至五六十件,年终十二月二十日为最末之一日,折奏为多至百余件,或明发上谕,或廷寄,皆于当天办完,未有压搁至一日者。这表明军机处( )
    A . 成为中央决策机构 B . 行政办事效率较高 C . 行政程序非常繁琐 D . 保密意识极具强烈
  • 1. (2024·柳北模拟) 苏联解体后,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对美国的“单级世界”造成重大冲击,由此可见,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方向是( )
    A . 凡尔赛体系 B . 华盛顿体系 C . 两极格局 D . 多极化趋势
  • 1. (2024·柳北模拟) 夏商西周时期,水利工程兴修较少,少有山林开发;春秋战国时期,大量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兴修水利工程。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 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 B . 诸侯国势力此消彼长 C . 铁制生产工具的使用 D . 新政治经济秩序确立
  • 1. (2024·毕节模拟)  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和平与战争、发展与动荡并存,但和平与发展是我们永恒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选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根本转变。为协调盟军行动,取得战争最后的胜利,同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雅尔塔召开了会议。

    ——选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 74圈。

    —中央电视台《大国崛起•俄罗斯》

    材料四 当代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已不再是国际秩序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建设者、引领者……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 展现出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应有的大格局、大胸怀。

    —摘编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

    1. (1) 观察图1、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欧洲版图发生的主要变化。第 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新秩序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雅尔塔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及影响。
    3. (3) 材料三中“克里姆林宫红旗悄然落下”指什么事件?这一事件后,两极格局崩溃,世界发展呈现什么趋势?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中国在世界舞台上为什么能发挥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
  • 1. (2024·毕节模拟)  歌曲是历史的回响,时代的号角。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 (1) 歌词①中是什么事件导致东北人民背井离乡,到处流浪?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事件的影响。
    2. (2) 《黄河大合唱》表现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抗争精神,请列举抗战期间敌后战场取得胜利的两次重大战役。
    3. (3) 歌词②中红军“远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指“远征”中哪些军事行动?作为中学生,你应如何传承长征精神?
    4. (4) 根据歌词③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抗战胜利主要原因。
  • 1. (2024·毕节模拟)  在我国漫长历史发展长河中,人民群众用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开拓创新,创造出一个个奇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重大工程见证人民智慧】

    图1

    ——选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农具革新彰显人民智慧】

    图2

    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泄水。

    图3

    宋朝的拔秧工具,前后滑行自如,既可减轻人们 弯腰曲背之苦,又能提高劳动效率。

    ——选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科技成就凝聚人民智慧】

    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以后,成为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强大力量,推动欧洲社会的发展,给欧洲乃至世界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自何成刚主编的《新课标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1. (1) 图1工程的名称:,该工程的功能:
    2. (2) “此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南至余杭。其开通的意义:
    3. (3) 分别写出图2和图3生产工具的名称?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生产工具的革新对农业生产的主要作用。
    4. (4) 四大发明中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和火器对欧洲的作战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5. (5) 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你的感悟。
  • 1. (2024·毕节模拟)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以下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 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B . 1861年,俄国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C . 1920年,印度甘地号召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 .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并开始实施新政
  • 1. (2024·毕节模拟)  关注历史教材的单元标题,可以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与下图内容相符合的单元标题是( )

    A . 封建时代的欧洲 B . 走向近代 C .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D .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 1. (2024·毕节模拟)  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方法之一。从“领主与佃户”“自给自足”“法庭”等关键词可判断学习的内容是( )
    A . 古代希腊城邦 B . 雅典民主政治 C . 西欧封建大学 D . 西欧封建庄园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