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小学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想一想,写一写。
    千人糕的制作经过了很多人的劳动和付出,你知道家里常吃的馒头经过了哪些劳动吗?请写下来。
  • 1.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件旧毛衣

    佚名

    一天,妈妈把她的一件旧毛衣交给爸爸,让他去裁缝店织补一下。

    我很疑惑,那件毛衣妈妈已经穿了很多年,颜色也早已没有那么鲜亮,怎么还要去织补呢?妈妈对我说:“那件毛衣是羊毛的。虽然我们重买一件很容易,但是你知道这件毛衣需要多少人付出汗水和辛苦才能织成吗?”

    妈妈摸摸我的头,接着说:“首先需要牧羊人日复一日地把羊养好,接着需要人把羊毛剪下来,然后需要纺织工人把羊毛纺成线……”

    我忽然明白了,抢着说:“还需要人把纺好的线染上各种颜色,最后由阿姨们把线织成毛衣。”

    “是呀!孩子,你瞧,织成一件毛衣需要这么多人付出劳动呢!”

    听到这儿,我终于知道她为什么要织补那件旧毛衣了。

    1. (1) “我”为什么感到很疑惑?找出相关的句子。
    2. (2) 一件毛衣需要经过哪些劳动才能做好?请排排序:(填序号)

      ①把纺好的线染上颜色

      ②用心把羊养好

      ③剪下羊毛

      ④用线织成毛衣

      ⑤把羊毛纺成线

    3. (3) 妈妈要织补那件旧毛衣,是因为(填序号)( )
  • 1. 用加点的字词造句。
    1. (1) 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
    2. (2) 一块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 1.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 (1) 这看起来平常(de dí)米糕,(de dí)(yīng yìng)该叫“千人糕”。
    2. (2) 米糕是把大米磨成了(fěn fěng)做的,还加了甘蔗汁等(náo áo)成的糖。
  • 1. 照样子,组成新字再组词。

    例:诗-(言)+(牛)=(特)(特别)

    妹-+= 

    彩-+= 

    实-+= 

    柑-+= 

  • 1.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爸爸说:“是啊,大米是用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

    爸爸接着说:“糖呢,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熬糖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就算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售□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说:“你看,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仔细想了想,说:“爸爸,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1. (1) 为什么这糕叫“千人糕”?(填序号)( )
    2. (2) “经过”一词在片段中的意思是(填序号)( )
    3. (3) 大米是用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种稻子需要等。
    4. (4) 在文中的“□”里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5. (5) “我”从爸爸的话中明白了(填序号)( )
  • 1. 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一定遇到过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人,或许是老师,或许是爸爸妈妈,或许是朋友同学。想一想,写一写你身边值得学习的人吧。
  • 1. 口语交际。

    三月是学雷锋活动月,我们班打算开展“学雷锋活动”。老师鼓励同学们积极发言,讨论活动的具体内容。在课堂上,你向老师提出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可以:

  • 1. 我会读拼音,写字词。
    1. (1) zuó天,他曾路过这里,抱着迷路的孩子,mào 着蒙蒙的细雨。
    2. (2) 糖呢,是用gān 蔗汁、tián cài 汁熬出来的。
  • 1. 读句子,给加点词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
    1. (1) 乘着温暖的春风,我们四处寻觅。
    2. (2) 孩子急忙尝了尝
    3. (3) 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
    4. (4) 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