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衡南月考) 年表折射了人们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事年表

    事件

    时间

    1819年

    玻利瓦尔率领队伍打败西班牙军队

    1857年

    印度士兵起义反抗英国殖民者

    1920年

    甘地发动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34年

    卡德纳斯当选墨西哥总统并进行改革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5年

    万隆会议召开

    1960年

    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

    1990年

    纳米比亚独立

    1999年

    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1. (1) 从表中找出标志着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的事件。
    2. (2) 从表中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史实,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所选史实和所学知识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1. (2024·剑河模拟) 学会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是学好历史的方法之一。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 《定军山》是我国第一部无声电影 B . 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牺牲 C . 1971年,我国重返联合国,是我国外交取得的重大胜利 D .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1. (2024·昆明模拟) 1955年4月,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在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这次会议打开了中国与亚非乃至世界各国普遍交往的大门。这得益于中国提出了(    )
    A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 “求同存异”方针 C . 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D .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1. (2024·昭化模拟) 100多年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和建设的征程上百折不挠、不断奋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日出东方】

    材料一 也许从今天看来,中国共产党在一大时迈出的只是漫长征途上的第一步,而且还显得相当稚嫩。但有了第一步,才会有以后一步步的前进。这决定性的一步,有如一声春雷,震醒了原来冰封的大地。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转危为安】

    材料二 这是一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它的胜利,成为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虽然失去了南方原有的根据地,损失了很大一部分力量,但是保存和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骨干,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独立自主】

    材料三 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我们所反对的只是帝国主义制度及其反对中国人民的阴谋计划……中国人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实行友好合作。

    ——毛泽东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的讲话

    【开拓奋发】

    材料四 “一夜崛起之城”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迈出“这决定性的一步”的会议。
    2. (2) 材料二中“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具体指什么?
    3. (3) 材料三表明我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夜崛起之城”出现的主要原因。
    5. (5)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征程中所肩负的历史任务。
  • 1. (2024·沅江模拟) 如图为1961-1971年联合国大会上关于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的投票情况。从总体来看,这一变化反映出(   )

    A . 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B . 国际政治格局正在变化 C . 第三世界国家主导联合国 D . 中美之间的关系实现正常化
  • 1. (2024·湘西模拟) 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认为,“它”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它为各国如何处理相互间关系提供了五条“切实可行”的原则。材料中的“它”是( )
    A .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 “求同存异”方针 D . 全方位外交策略
  • 1. (2024·织金模拟) 政策制定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方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政策恢复社会局势】

    材料一 汉高祖(刘邦)在位时,让士兵复员生产,让战争期间逃亡的人回家,把卖身作奴隶的人释放为平民,规定十五税一,还调整和建立新制度,压抑商费等。

    【政策体现平等自由】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等法令;实施一系列保护、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加上……从而使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摘自《近代中国史纲要》

    【政策出现创业辉煌】

    材料三

    【政策引起国际反响】

    材料四 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车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汉初实行的这些政策措施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的主要原因。
    3. (3) 从材料三中任选一项史实,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4. (4) 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我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结合中国现代史一位人物提出的外交理念,说明“中国提出的外交政策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
  • 1. (2024·万山模拟)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也是妥协的艺术,更是国家力量强弱的晴雨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材料二:

    材料三:“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密不可分。如果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一带一路”建设则是从实践角度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方案。

    ——《丝路发展与读懂中国》

    1. (1)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新中国采取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具体说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为什么能改变会议的航向?
    2. (2) 图一、图二、图三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原因促成的?你认为中美之间最敏感的政治问题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说说中国为解决世界和人类问题提供了什么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 1. (2024·南宁模拟) 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指出,我们不应该在这里争论各自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问题。由此,他提出了(   )
    A . “求同存异”方针 B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 四项基本原则 D . 可持续发展战略
  • 1. (2024八下·江油月考) 中华民族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意识觉醒】

    材料一

    【国家地位提升】

    材料二  毛泽东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它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

    ——杨忠虎,王明《中共党史简明读本》摘编)

    材料三  衡量战争胜负的标准就是看是否实现了预期的战略目标。中共中央确定的基本战略目标是“使美国知难而退”,打到三八线地区,通过谈判解决问题。战争的结果完全实现了这个预期的战略目标,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无论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乃至对于整个世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深远意义和影响。

    ——齐德学《英明的决策、胜利的结果、伟大的意义》(摘编)

    【国际影响力增强】

    材料四


    图1我国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情况简表(累计)        图2

    1. (1) 近代列强的入侵激起了民族意识的不断觉醒,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什么。19世纪90年代哪一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促使民族意识初步觉醒?由此掀起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什么?
    2. (2) 20世纪初的一场运动因其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实现了民族意识第一次全面觉醒,这场运动是什么?抗日战争使得民族意识觉醒达到全新高度,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3. (3) 材料二中“最伟大的事件”发生于哪一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完成的标志是什么。
    4. (4) 材料三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场战争“对中国”的“深远意义和影响”。
    5. (5) 材料四图1中C阶段为建交国家数量增长最快阶段,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这一阶段我国重大外交成就一例。图2中2001年后我国进出口总额迅速增长,写出与此相关的重大举措。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根本原因。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