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八下·上思期中)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后,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出现严重偏差,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我国的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为克服困难局面,从1961年开始,中共中央调整国民经济,其措施是( )
    A . 提出“双百”方针 B . 召开七千人大会 C . 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 D . 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 1. (2024八下·从江期中) 1961年2月2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从实际出发》,提出“办事情就必须从实际出发。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态度”。下列属于从实际出发办事情的是(   )
    A . “大跃进”运动   B . 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文化大革命
  • 1. (2024八下·重庆市期中)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变化

    行业

    1953年农轻重比例(%)

    1957年农轻重比例(%)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农业

    52.8

    43.5

    4.5

    轻工业

    29.6

    29.2

    12.8

    重工业

    17.6

    27.3

    25.4

    材料二: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肯定了当时已经出现的“大跃进”形势,并且说,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天等于20年”的伟大时期。要求缩短超英美的时间,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要掀起一个“以钢为纲”带动一切的“大跃进”。

    ——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三:“文革”时期安徽凤阳一段花鼓词唱道:“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 (1) 从材料一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大跃进”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大跃进”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
    3. (3) 材料三中花鼓唱词反映“文革”期间凤阳农村发生了严重经济困难,分析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 (4) 综合上述,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 1. (2024八下·香洲期中)  1961年, 《前线》杂志发表题为《认真贯彻政策,大力发展养猪事业》的文章, “鼓励社员种好自留地,饲养少量的牲畜,经营小规模的家庭副业。社员自留地上收获的农产品,归社员个人支配。”这反映了当时 (    )
    A . 八字方针政策得到贯彻实施 B . 集体经济主导地位遭到否定 C .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 . 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
  • 1. (2024八下·香洲期中)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河南林县人民经过几年苦战,开凿太行山,引漳河水入境,修建了“人造天河”红旗渠,彻底告别“水缺贵如油”的历史,创造了人间奇迹。这体现了林县人民( )
    A . 防风治沙的决心 B . 公而忘私的品格 C . 勇攀高峰的视野 D . 艰苦奋斗的精神
  • 1. (2024八下·香洲期中) 下表为《人民日报》社论高频词的统计分析。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始终                                                                                                            

    时间段

    1949-1956年

    1957-1965年

    1977-1992年

    1993-2012年

    高频词

    人民、工作、和平

    人民、生产、改革

    人民、发展、社会主义

    人民、发展、市场经济

    A . 在建设中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B . 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 C . 把计划和市场作为经济手段 D . 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 1. (2024八下·香洲期中)  1962年,他调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在兰考工作的470余个日夜里,他靠着一辆自行车和一双胶鞋,踏遍了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即使在病重期间,他也不分昼夜地工作,为改变兰考县的落后面貌奋斗到最后一息。这体现了(  )
    A . 王进喜艰苦创业、忘我拼搏的精神 B . 邓稼先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精神
    C . 焦裕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的精神 D . 雷锋勤俭节约、助人为乐的精神
  • 1. (2024八下·北流期中) 从1964年开始,我国投入巨资,在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中,建成了攀枝花钢铁公司、酒泉航天中心、东方汽轮机厂、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等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上述材料说明,我国( )
    A .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 工业化建设成就斐然 C .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D . 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
  • 1. (2024·岳阳模拟)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土地政策进行了四次重大调整.其中,以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为显著特征的是(  )

    A . 土地改革运动 B .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家庭联产承包
  • 1. 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要求。下列关于我国经济方面的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土地改革

    消灭了私有制

    B.

    三大改造

    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

    第一个五年计划

    完全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D.

    “大跃进”运动

    遵循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A . A B . B C . C D . D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6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