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昭阳模拟) 1949年9月21日,作为662位代表之一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一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费孝通回忆的是( )
    A .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 .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 1. (2024·绥江)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如图)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标志着(   )

    A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B . 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C . 新中国真正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国家 D . 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 1. (2024·阜阳模拟) 历史叙述是对历史事件进行客观的描述,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下列属于“历史叙述”的是(    )
    A . 土地改革、抗美援朝、西藏和平解放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 .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C . 1953-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D . 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
  • 1. (2024八下·深圳期中) 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新中国的标志如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这些措施旨在( )
    A . 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B . 宣传中国的传统文化 C . 强化民众的国家认同感 D . 提高中国国际影响力
  • 1. (2024八下·深圳期中) “它以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它的颁布巩固了我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政治、经济上的新胜利,并且反映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材料中的“它”( )
    A . 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B . 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C . 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纲领 D . 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
  • 1. (2024八下·深圳期中) 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信中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
    A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 .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成立大会 C .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 1. (2024八下·深圳期中) 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中国邮电部为纪念某一重大历史事件而发行的邮票。该历史事件( )

    A . 调动藏族人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B . 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度 C . 标志着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 D . 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统一
  • 1. (2024·肇庆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时间

    事件

    ①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②1952年

    土地改革完成

    ③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④1956年

    三大改造完成

    ⑤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⑥1992年

    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召开

    ⑦2012年

    习近平提出中国梦

    ⑧2017年

    中共十九大召开

    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请你拟定一个主题,并从材料中提取能说明该主题的史事。
    2. (2) 选择材料中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事件正确,史论结合,结论明确。)
  • 1. (2024八下·珠海期中) 下表是出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统计图(共662人)。从中可以获悉( )

    A . 新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B . 中国共产党在会议中处于领导地位 C . 新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 D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以确立
  • 1. (2024八下·珠海期中) 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解放军”“人民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    )
    A .   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 . 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C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立 D . 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共5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