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八下·邯郸月考) 人民公社极大地妨碍了农业生产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           

    A . 超越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 B . 违背了“按劳分配”的原则 C . 政社合一不利于经营管理 D . 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 1. (2024·长沙模拟) 新中国建立后经济发展迅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粮食产量变化表(单位:亿吨)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开启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征程。

    ——摘编自人民日报理论部《本质》

    材料三  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进行的经济改革,不仅提高了公民总体的物质生活水平,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自由和更大的流动性。中国发展了一种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挑战美国经济主导地位,并且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西方民主的国家发展模式。

    ——[美]弗兰克·萨克雷[美]约翰·芬德林《世界大历史》

    1. (1)  图中所体现的历史时期新中国采取了什么土地政策?这种土地政策的实行对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什么作用?
    2. (2)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社会变革”完成的标志是什么。这次变革使生产资料的归属发生了什么变化?
    3. (3)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不同于西方民主的国家发展模式”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三指出这种“国家发展模式”产生了什么影响?
    4. (4)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中国建立后经济政策的变化给你带来的启示。
  • 1. (2024·沅江模拟)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下列属于“一五计划”建设成就的是(   )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 (2024八下·攸县期中) 1962年1月27日,刘少奇在《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过去我们经常把缺点、错误和成绩比之于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我到湖南的一个地方,农民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七分人祸”是指(  )
    A . 农业合作化运动 B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 “文化大革命”运动 D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1. (2024八下·攸县期中) 邓小平在《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中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材料中的“初级阶段”开始于(    )
    A . 新中国的成立 B .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1. (2024八下·攸县期中) 1953年《人民日报》的元旦社论写道:“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为了实现“最高利益”,新中国当时采取的措施是(    )
    A . 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B . 进行三大改造 C .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 召开中共“八大”
  • 1. (2024·澧县模拟)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下列能反映我国在一五计划中取得的建设成就的语句是(    )
    A . “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事众庆新生” B .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C . “包干到户生产忙,喜看稻菽千重浪” D . “南方谈话指方向,祖国建设谱新章”
  • 1. (2024八下·桑植期中) 邓小平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没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和一系列政策。这表明(  )
    A . 要从根本上否定“文化大革命” B . 要吸取“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C . 经济建设一定要符合客观规律 D . 严重个人崇拜带来巨大的危害
  • 1. (2023九下·隆昌模拟)  1956年底,中国完成了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这一转变得益于( )
    A . 新中国的成立 B . 土地改革 C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 一五计划的实施
  • 1. (2024八下·东莞期中) 1956年底,毛泽东曾说:“手工业中许多好的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的剪刀一万年也不要搞掉,我们民族好的东西,搞掉了的,一定要来一个恢复”.此话针对的问题是(  )

    A . 土地改革中的急于求成 B . 三大改造中的过急过粗 C . 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共产风”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