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 “明清两朝皇帝登极、帝后大婚、册立垒后、命将出征以及每年的元旦、冬至、万寿三大节,都要在这里举行隆重的庆典。明代和清前期的殿试也在此举行。”“这里”指的是故宫中的(   )
    A . 太和殿 B . 中和殿 C . 保和殿 D . 交泰殿
  • 1. (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 宫殿建筑在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布达拉宫坐落在拉萨河谷中心海拔3700米的红色山峰之上,它按照红山的自然地形由南麓 梯次修到山顶,享有“世界屋脊上的明珠”的美誉。布达拉宫是西藏地方统治者政教合一政权的统治中心,整个建筑群由2层至13层不同层数的楼房组成,分为白宫红宫和僧舍三大部分,外部是明亮的白、黄、红三色。布达拉宫采用藏族的碉楼建筑形式,木石混合结构。宫墙全部用花岗石砌筑,墙上开有藏式黑边方窗。殿顶飞雄翘角,殿内的木结构多采用中原殿堂的梁架、斗拱、藻井等形式。布达拉宫不仅是藏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藏汉人民围结协作的有力佐证。

    ——据周文《世界文化与自然遠产》等整理

    材料二:紫禁城的总体设计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礼制观念,突出了帝王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官”中央位置显赫,统领四方,以制万国,王者居中是礼制的需要……用重重宫门隔断视线,以这种“隔则深,畅则浅”布局方式,加强宫院的纵深感,以体现皇帝九重宫阙的神秘莫测……依据古人对天文学的 认识,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位居中天,紫微垣是天帝所居,太微垣是天帝施政之处,天市垣则为天帝聚众贸易之所,紫禁城在整体布局上取象于三垣,将皇宫比附 天上的星座,强调皇帝身为“天子”的不争事实礼,有以多为贵;有以太(大)为贵;有以高为贵;有以文(蚊)为贵”,太和殿正是全面体现了传统的君王至高至贵的礼制思想。

    ——据周文《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等整理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布达拉宫的建筑特色。
    2. (2) 皇城不仅要满足居住和生活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体现帝王至高无上的威严。请您选择作答:

      ①写出材料二图中A处建筑的名称和功能。仔细观察该图,分析 A 处所在的内廷建筑是如何“满足居 住和生活需要”的?

      ②根据材料二的提示,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故宫是如何“突出帝王至高无上 的绝对权威”的?

  • 1. (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 颐和园成功地运用了中国传统的造园手法,以园外数十里的西山群峰为背景,把玉泉山的宝塔纳 入全园的画面之中,又以_____的柳色将西部的围墙遮挡起来,巧妙地 消除园子的西部界限,使有限的园子显得无限深远,构成山外有山、景中有景的幽美意境。_____处应是(  )
    A . 西堤 B . 智慧海 C . 四大部洲 D . 苏州街
  • 1. (2019高三上·杭州模拟) 两岸故宫博物院是收藏清宫旧藏的主体。一些原本成套成组的文物分藏两岸,或是某一同类文物,两岸都有重要的收藏。如北京故宫博物院现存一件明永乐款铜铃杵,原为明朝皇帝赐赠给西藏高僧,后达赖喇嘛又进献给清朝皇帝。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金嵌珊瑚松石坛城,是见证五世达赖喇嘛入京朝觐顺治皇帝这一历史事件的难得资料。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

    ①海峡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逐步被打破

    ②台北故宫博物院是北京明清故宫这项世界遗产的扩展项目

    ③两岸故宫博物院藏品具有同根同源、互为补充的特点

    ④两岸故宫博物院的典藏为后人研究明清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 (2019高二下·湖州期末) 1984年6月17日午夜时分,布达拉宫顶层的强巴佛殿因电线短路起火,殿内文物和佛经付之一炬,殿堂烧毁了一半。由于大量使用本地出产的极易遭蛀蚀的藏青杨作为木料,一些主要殿堂内甚至有超过l0%的柱子处于重度腐蚀状态……在地震活动频繁的青藏高原,地震波反复的扰动已经在宫殿的石墙上到处留下了痕迹.该材料反映了布达拉富保护面临的主要威胁不包括(   )
    A . 文物管理薄弱 B . 建筑材料有缺陷 C . 工业化城市化浪潮 D . 地震的破坏
  • 1. (2019高二下·湖州期末) 贞观十五年(641年).(松赞干布)谓所亲日;“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下列选项对材料中“筑一城”理解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 此城建筑平面呈凹字形 B . 为迎娶唐朝文成公主而建 C . 后因遭雷击和战乱而被毁 D . 坐落于拉萨河畔的红山上
  • 1. (2019高二下·湖州期末) 城市和建筑的规划思想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民族性。阅读材料,回答问。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传统的规划理论主要可以分成两个大的方向:①以《周札考工记》为代表的。伦理的社会学的规划思想(礼制营建制度的规划)。②以管子和后期的风水理论为代表的自然观的规划理论(因地制宜的规划思想)。

    “故宫在建筑形体尺度上的对比.也体现了封建的伦理原则……《春秋谷梁传》中就有了对建筑物装饰色彩的等级划分。从春秋到清代,其间有一些变化……

    颐和园由北面的万寿山和山南的昆明湖组成。乾隆曾展拓湖面东部,使原来正对万寿山中部的东岸线退至山东麓部位,山和湖的关系结合得更加自然。展拓后的昆明潮呈北宽南窄的倒三角形.水面辽阔。约占全固四分之三·”

    ——摘编自萧默《建筑的意境》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材料中的两座城市为例概括古代东两方城市布局的不同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请选择其中一个问题加以阐述:①明清故宫的规划如何体现儒家传统礼制?②颐和园的规划如何体现因地制宜的规划思想?
  • 1. (2019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如图为颐和园空间序列简图,对此图解读恰当的是(   )

    ①甲建筑是园内最好的居住和休闲场所

    ②乙建筑仿照杭州六和塔建造

    ③丙区域呈现典型的杭州西湖风格

    ④丁建筑因山顺势,就地起阁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1. (2019·金华模拟) 颐和园几乎集中了中国古代所有的建筑形制,殿堂厅室,廊馆轩榭,亭台楼阁,塔庙坊桥,一应俱全。其中位于后山中轴线,具有典型藏式寺庙建筑风格的建筑是(    )
    A . 佛香阁 B . 智慧海 C . 排云殿 D . 四大部洲
  • 1. (2019高三上·温州月考) 纵贯北京城的中轴线可以说是“中”字的“|”,而方方正正的紫禁城就是“中”字的“口”,中轴线穿过紫禁城就组成了中国的“中”字。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正中也有一条中心线,连接林肯纪念堂、华盛顿纪念碑、国会山,而与其相交的是一小横,即杰弗逊纪念堂到白宫,组成的是“十”字架。这两种建筑(   )
    A . 隐含了以统一为中心的意识 B . 反映了专制至上的设计理念 C . 体现了各自的历史文化信仰 D . 说明了东西文化的相互融合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