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惠州月考) 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一种新兴经济形式——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民族资本家应运而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和封建经济的某些破坏,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开始投资新式工业,主要出现在缫丝、棉纺、煤矿、船舶修造等业。在民族工业产生时期,地主和官僚的投资占一半左右,买办投资亦占颇大比重。但在20世纪以后,就主要是商人投资了。华侨回国兴办实业,占有相当重要地位;在爱国主义的思潮下,有不少工程技术人员和有志之士在艰难中集资创办新式企业。民族资本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限制和压迫,同它们之间存在着矛盾和斗争。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

    材料二 荣氏企业是中国最具有典型性的民族资本企业,主要经营面粉和棉纱,1902年荣氏兄弟开设了保兴面粉厂。1905年5月,上海掀起抵制美货运动,又促使荣氏兄弟筹设纱厂,成立振华纺织有限公司,1910年荣氏企业从美国进口18部精良的面粉机,年生产能力达到89万袋,1911年辛亥革命后,又在上海创设福新面粉厂,1915年创建申新纱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粉、纱两业空前兴旺,其面粉企业生产能力占全国面粉厂的23%,荣家企业纱锭占全国棉纱厂的11%,荣氏企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摘编自李占才、张凝《著名实业家荣氏兄弟》

    材料三 近代著名民族企业家(部分)

    陈启沅

    1859年赴安南(今越南)佐兄料理商务,经商富。1873年,回四创办继昌隆机器丝厂。该厂采用自己设计的机器设备,在工人六、七百人,出丝精美光洁,远销欧美,为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经营的机器缫丝厂。1881年该厂因同业竞争,被视为异端,南海知县下今停产。

    张謇

    1894年,张謇考中状元,1895年,奉张之洞之命创办大生纱厂。1905年,张謇与马相伯在吴淞创办了复旦公学。1910年,连续三次在京发起以设立责任内阁和早开国会为号召的请愿活动。1915年,因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部分要求,愤然辞职。1917年,在张謇支持下,同济医工学堂(同济大学前身)在吴淞复校,此外还陆续创办了图书馆、盲哑学校等。1918年10月23日,与熊希龄、蔡元培等人发起组织了“和平期成会”。

    卢作孚

    1910年,加入同盟会,从事反清保路运动,投身辛亥革命。1925年,创办民生公司,陆续统一川江航运,迫使外国航运势力退出长江上游。1938年秋,卢作孚领导民生公司组织宜昌大撤退,用40天时间抢运150万余人、物资100万余吨,挽救了抗战时期整个中国的民族工业,受到国民政府嘉奖。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产生的历史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初推动荣氏企业快速发展的各种因素。
    3. (3) 根材料三,简述近代民族企业家在中国近代发展中的贡献。
  • 1. (2024·江门模拟)  中国近代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悲壮序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吾国则一经庚申圃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中法战争),而十八行省之民就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置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

    材料二

    救国方案

    材料

    严复、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都曾呼吁:“今日自强之道,自以兴学为先。”……张之洞也强调中国只有大规模“兴学育才”,方能“勉图补救”,否则“不但和与战均无可恃,即幸而战胜,亦无益于根本”。

    ——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根本则在实业。若鹜其花与果之灿烂甘美而忘其本,不知花与果将何附而何自生。”

    ——张謇《对于救国储金之感言》

    材料三  下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关键词。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面对外来侵略,国民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乃渐惊起”的表现。
    2. (2) 根据材料一分别归纳①和②的救国方案。
    3. (3) 请从材料二中任选三个关键词,提炼主题,并依据这三个关键词的有关史实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 1. (2024·德庆模拟) 民国时期,西装在沪上极为流行,银行职员、大的百货公司店员,再穷也要“淘”一件二手西装。而头戴礼帽,手拿手杖,眼戴金丝眼镜,西装革履……已成为“摩登先生”的标准装束,这说明了(   )
    A . 戊戌变法的成功 B . 习俗风尚的变革 C . 近代教育的发展 D . 民族经济的繁荣
  • 1. (2024·德庆模拟) 据统计,1921年中国的棉纺织业中,全国纱锭的41%集中在上海,21%集中在武汉、天津。这反映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   )
    A . 产业分布不平衡 B . 受到外国资本主义侵略 C . 受封建压迫严重 D . 侧重于发展轻工业部门
  • 1. (2024九下·麒麟月考) 假如你回到了19世纪60-70年代,下列最可能发生的场景是( )
    A . 洋务派开办的军工工业,已经能够自主经营 B . 看到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海报 C . 会在报纸上看到民用企业生产效率又创新高的新闻 D . 丁妆昌在黄海战役中于同舰官兵壮烈殉国
  • 1. (2024九下·麒麟月考) 根据如下,可以看出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是( )

    A . 地区分布不均衡 B . 资金少,规模小 C . 艰难曲折的发展 D . 主要集中在重工业
  • 1. (2023九下·普洱开学考)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加紧侵略中国,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逐渐发展壮大,民族工业在恶劣的环境中艰难生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当然法国的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一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是李鸿章先生蒸蒸日上的轮船招商局。

    ——1882年英国商人比尔慈利的年度财务报表

    材料二 “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毛泽东

    材料三

    请回答:

    1. (1) 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面对外国资本的人侵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2. (2) 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毛泽东说这句话的理由。
    3. (3) 根据材料三图示显示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叙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 1. (2023八上·昆明期末) 近代课本和字典等工具书大多由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出版,这个出版机构是( )

    A . 商务印书馆 B . 岳麓书社 C . 三联书社 D . 中华书局
  • 1. (2023八上·昆明期末)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总的来说还比较落后。其发展特点是( ) 
    A . 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B . 资金雄厚 C . 地区分布极为平衡 D . 技术先进
  • 1. (2023八下·青山期末) 从19世纪70年代起,在中国东南沿海的通商口岸,一些原来的买办、商人、官僚、地主开始向新式工业投资,甲午中日战争后亦进行较大规模的投资。例如杨宗濂等1896年在江苏无锡开办勤纱厂,虽日夜开工,仍无法满足常州、苏州两府市场对该厂的需求。材料说明了晚清( )
    A . 洋务运动的展开 B . 戊戌变法的推行 C . 辛亥革命的爆发 D . 民族企业的发展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2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