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八上·期末) 在抗日战争中,无数中华儿女以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下列民族英雄,在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的是( )
    A . 杨靖宇 B . 赵登禹 C . 张自忠 D . 左权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材料二】全面侵华八年,日军在中国战场伤亡130余万,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在各个战区伤亡人数之首。日本用于侵华的战费约121亿美元,相当于全部战费的35%。在太平洋战争前,日本陆军3/5以上的兵力和约半数的陆军航空兵,被牵制在中国战场上从而减轻了对美、英的打击。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材料三】抗战胜利后,中国不仅收复了自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割让给日本的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等所有的国土,而且在新成立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中成为安全理事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材料四】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由于日本的大举入侵和举国抗战体制的形成,中国才在当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统一,国人的民族意识也因此得以极大提升。我们说,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国民党军队和中国共产党军队各自承担的作战任务,并各举一例著名战役加以证明。据此指出中国抗战所呈现的战略态势。
    2. (2) 材料二中日本“全面侵华八年”开始于哪一年?其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战场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之间的关系。
    3. (3) 综合上述材料,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原因。
    4. (4) 根据材料四,概括抗战胜利对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影响。
  • 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抗日战争时期时空坐标图。

    【材料二】

       

    图一 李宗仁在 图二 彭德怀 图三 活跃于冀中平原的 图四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

    台儿庄 在前线 抗日武装回民 代表大会会场

    【材料三】这一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这一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在那场战争中,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 (1) 抗日战争作为一个历史时期,图中A、B、C是三个重要节点,请你分别写出它们成为重要节点的理由。
    2. (2) 请写出材料二中图一、图二、图四在材料一时空坐标图中对应的字母代号。
    3. (3) 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4. (4) 结合材料三,分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 1. 武汉会战,是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的辉煌一页。历时四个多月,以中国军队撤出武汉而宣告结束。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的形势是( )
    A . 日本侵占了东北,威胁平津 B .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C . 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 D . 正面战场进入抗日高潮
  • 1. 小明正在梳理历史知识,其中“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等内容体现了( )
    A .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 B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 . 中国军队正面战场的抗战 D .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 1. 毛泽东曾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国民政府在这一时期组织了( )

    ①淞沪会战 ②台儿庄战役 ③武汉会战 ④第三次长沙会战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

    快事。

    ——《李宗仁回忆录》

    【材料二】叶挺将军曾这样评价万家岭战役:“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垂不朽。”

    【材料三】8个月中,中国在豫湘桂战场上损兵50万—60万人,丧失4个省会和146座城市、7个空军基地和36个飞机场,丧失国土20多万平方千米,6000万人民陷于日军的铁蹄之下。

    1. (1) 材料一中被李宗仁誉为“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 (2) 材料二中的“万家岭大捷”是哪次会战中的战役?该会战带来了什么影响?
    3. (3) 结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要评价一下国民党的正面战场。
  • 1. 1938年9月29日,毛泽东给蒋介石的亲笔信中写道:“先生(指蒋)领导全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崇仰。……唯有各党各派及全国人民克尽最善之努力,在先生统一领导之下,严防与击破敌人之破坏阴谋……”由此可以看出( )
    A . 抗战即将胜利 B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 . 肯定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作用 D . 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相互支援和配合
  • 1. 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桂战役中一溃千里的主要原因是( )
    A . 缺乏盟军的援助 B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瓦解 C . 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D . 日军改变侵华方针
  • 1. 下列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抗战的史实与论述对应正确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