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德庆月考) 西安事变爆发后,有人主张将蒋介石“交付人民审判”,但中共中央认为应争取国民党亲英美派接受”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为此制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这表现出中国共产党(   )
    A . 消除了与国民党的矛盾 B . 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 C . 开始组建东北抗日联军 D . 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1. (2023八上·富川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来表示只要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就释放他回去;同时还拥护他做全国抗日的领袖,以有利于全国抗战的发动。

    ——摘编自《周恩来对中共确立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方针的贡献》

    材料二

    时间

    主要事件/史实

    1937年

    为配合国民党军坚守晋北防线,八路军进军平型关附近,他们利用有利地形歼灭日军1000多人

    1938年

    北路日军向台儿庄发起攻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1940年

    百团大战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1941年12月

    第三次长沙会战取得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1944年到1945年初

    中国共产党的敌后战场率先发起局部反攻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族人民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抗战时期,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光辉思想,总结了在统一战线方面的经验教训,并将我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解放战争时期,在武装斗争的问题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使我党领导的革命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仅经过3年多的英勇奋战,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摘编自《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历程》

    材料四

    时间

    事件

    1921年7月

    在上海举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3年-1927年

    中共三大的召开,共产党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开展国民大革命

    1927年10月

    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中国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1932年

    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领导东北抗日游击队抗击日寇

    1935年底

    中国共产党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36年12月

    西安事变

    1937年10月

    南方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1937年8月--1938年10月

    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

    1937年--1940年

    创建1亿多人口的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

    1940年8月

    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对日军发起“百团大战”

    1942年初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1945年4至6月

    中共七大召开

    1945年9月

    日本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1946年6月

    国民党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全面内战

    1949年4月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周恩来对于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为什么此时必须要促成“全国抗战的发动”?西安事变的最终解决,对促进“全国抗战”局面的形成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总结中国抗日战场的特点。
    3. (3) 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
    4. (4) 根据材料四,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1.  1935年的一天,数千名学生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这一场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五四运动 B .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C . 一二•九运动 D . 九一八事变
  • 1. (2023八上·海安期末) 1936年12月14日,张学良通过广播电台发表讲话:”我们这次举动,完全是为民请命,决非造成内乱……只要合乎抗日救亡的主张,个人生命在所不计!”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西安事变 C . 七七事变 D . 重庆谈判
  • 1. (2023八上·萍乡期末) 周恩来说“只要他答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就释放他回去,同时还拥护他做全国抗日的领袖,以有利于全国抗战的发动。”与这一段话有关的历史事实是( )
    A . 北伐战争 B . 南昌起义 C . 西安事变 D . 重庆谈判
  • 1. (2024·新邵) 现代版画家李桦,1930年留学日本学习绘画,九一八事变后,是响应鲁迅号召的新兴木刻运动的代表之一,如图木刻版画《怒吼吧!》,据此可知(   )

      

    A . 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全面侵华 B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 . 民众沉没在亡国的痛苦之中 D . 鼓舞民众抗日挽救民族危机
  • 1. (2024九下·吉林开学考) 1936年,范文澜在书中曾写道,“每当外力入侵中国的时候,总有许多忠臣义士,用各种方式参加民族间悲壮的斗争……他们拼出血和生命,去保证民族的生存。”范文澜发表上述言论的目的是(    )
    A . 呼吁民众弘扬民主精神 B . 强调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C . 督促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D . 唤起民众抵御外来侵略的爱国心
  • 1. (2024八下·衡阳开学考) 1936年12月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谏”,武力逼蒋抗日。后经各方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由此可知( )
    A . 学生爱国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 B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 .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实现 D . 中华民族全面抗战自此开始
  • 1. (2023·天元模拟) 下边是小明整理的“西安事变”资料卡片,卡片中表述错误的是事变的( )

    A . 发生时间 B . 发动者 C . 解决过程 D . 历史影响
  • 1. (2022八上·深圳期末)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认识中国只产党的历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角度一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总是在不断探术,总结,创新中发展和壮大自己,并领导革命事业向前进。

    材料二 

    角度二 ;中国共产党从国情出发,站在最广大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反对对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最终取得新民无主义革命的针利。

    ——摘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等

    中国民产党自从诞生开始,就确立了党的中心工作,请问是什么?

    1. (1) 为迎接人民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新中国的建立,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城召开了一次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提出了党的工作电心转移,如何理解“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2. (2) 中国共产党从最广大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两次主动与国民党合作,请问两次分作的标志分别足什么?
    3. (3) 日本帝国主义分别于1931年和1937年制造了什么事变,引起中国人民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4. (4)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成,请写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有何历史启示?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2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