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柳州模拟) 道路自信源自于道路开辟、道路创新和道路自觉,坚持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索之路】

    材料一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孙中山……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从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摘编自裴钰《改变中国》

    【革命之路】

    材料二  秋收起义在开始时也是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的,在暴动遭到严重挫折时,毛泽东能够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927年10月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在实践中开始闯出一条与农民相结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道路。这条道路代表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摘编自黄允升、唐宝林等《红色档案:毛泽东与中共早期领导人》

    【建设之路】

    材料三 1992年;明确提出……这一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创造性的成果,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中国经济的繁荣,已成为带动国际经济增长的新热点,充分显示出通过改革以自我完善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摘编自《打开中国奇迹的问号》解说词

    1. (1) 请从材料一中选取一个历史人物,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他为探索中国近代化道路所做的贡献。(注意史论结合)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1927年中国革命重心的转变及其原因。
    3. (3) 材料三中的“这一伟大壮举”与中共十四大上提出建立的哪一新体制有关?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伟大创举”的意义。
    4. (4)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近现代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努力积累了哪些成功经验?
  • 1. (2024九下·长春月考)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   )
    A . 萍浏醴起义 B . 安庆起义 C . 南昌起义 D . 秋收起义
  • 1. (2024九下·德惠月考) 20世纪20年代的最后几年,在中国革命史上可谓是“多事之秋”。下列图示中的事件所反映出的共同主题是(   )

    A .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B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C . 社会主义建设 D .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
  • 1. (2024·东兴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不断入侵我国。随着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社会各阶层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抵御外侮,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材料二

    材料三  我们兹宣布日本帝国大本营及在日本控制下驻扎各地的日本武装部队

    ——《日本无条件投降书》

    材料四

    1. (1) 依据下列材料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题,围绕“探索之路和富强之路”进行简要阐述。要求:阐述论题必须史论结合。)

      “自强,求富。”

      救亡图存,创办京师大学堂等。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2. (2) 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所示时间轴中①处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②处对应的时间发生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3. (3)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中国取得这一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4. (4)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中建立的最大的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什么?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的主要对象是谁?根据地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什么革命局面?
    5. (5)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二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的主要对象是谁?图二中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在什么地方?
    6. (6) 材料三中图一和图二根据地的开辟都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走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群众路线,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内容,另举事例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践行“群众路线”的?(只举一例即可)
  • 1. (2024·朝天模拟) 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主张把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作为“在鸦片战争到1911年中国革命之间,中国国内最重大的事件”来看待的人实际上是深深懂得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阶级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历史作用的。这样的行动才是“持久的、引起伟大历史变迁的行动”。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最先觉醒的是毛泽东,他深刻地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巨大作用。1927年9月,他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发动和领导了人民起义。在攻打长沙受挫后,毛泽东毅然决定转上井冈山,开始了中国革命的战略转变。……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奋斗28年,终于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摘编自《在历史的关节点上——中国共产党86年回眸》

    材料三 如果将清朝灭亡与1949年革命胜利后,尤其是1978年以来中国取得巨大发展成就联系起来,就能够看出:只有广大人民群众全力支持的人民政府,才会产生强大的生产动力。民族的创造力与竞争活力,离不开最广泛人民的参与和支持。

    ——摘编自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都是哪一阶级的抗争。
    2. (2) 材料二中的“人民起义”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的标志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回答“1978年以来中国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重要原因。
    4.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 1. (2024·苍溪模拟)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和领导水平。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21 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经验,上下求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 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改编自《百年中国》解说词

    材料二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 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 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

    ——毛泽东在 1956 年最高国务会议第六次会议上的发言

    材料三 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 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

    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 (1) 材料一中“正确革命道路 ”是一条怎样的道路?
    2. (2) 材料二中的“社会主义革命 ”是通过哪一历史事件实现的?
    3. (3) 材料三中的“光辉的起点 ”指的是党的哪一重大会议,“新的伟大革命 ”是 指在此次会议上做出了什么伟大决策?
    4. (4) 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 1. (2024·上饶模拟) 伟大人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巨大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探究人物1—实现大一统】

    材料一  他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探究人物2—近代史巨变】

    材料二  随着封建帝制的废除,依附于封建帝制的种种丑恶制度也被次第扫除……民族平等、民权自由、民生幸福的呼声在中华大地回荡。空前的民主气象,竞办实业的浪潮,形成了生机勃勃的局面。

    【探究人物3—开辟新纪元】

    材料三  他是20世纪最成功的革命家。他立足中国国情,把握大局,掌控形势,将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统一战线与文化战线、政治宣传与具体实践,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引领中国革命走向了胜利。

    【探究人物4—引领新时代】

    材料四  《春天的故事》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探究人物5—时代新楷模】

    材料五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各条战线上涌现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他们艰苦奋斗,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 (1)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千古一帝”开创新局面以后在经济上采取的大一统措施。
    2. (2) 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封建帝制的废除”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分析该事件的历史地位。
    3. (3) 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三中的历史人物为“引领中国革命走向了胜利”,他创造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4. (4) 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材料四中的“圈”最后发展为什么样的格局?请用一句话评价这位老人?
    5. (5) 请结合中国现代史“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时期”为我国国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的事迹,谈谈所体现的民族精神。
  • 1. (2024·长春模拟) 1927年,为了吸取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教训,独立掌握革命武装,中国共产党(   )
    A . 发动南昌起义 B . 促成国共合作 C . 领导学生运动 D . 建立农村根据地
  • 1. (2024·凤凰模拟) 构建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以下示意图体现了(   )

    A . 经济建设的市场化 B . 现代中国工业化 C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D . 社会生活信息化
  • 1. (2024·广水模拟) 【探索与发展】

    材料一  毛泽东后来同外国朋友谈自己的亲身体会时说:“有了共产党以后,就进行了革命战争。那也不是我们要打,是帝国主义、国民党要打。……我是一个知识分子,当一个小学教员,也没学过军事,怎么知道打仗呢?就是因为国民党搞白色恐怖,把工会、农会都打掉了,把五万共产党员杀了一大批,抓了一大批,我们才拿起枪来,上山打游击。”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

    材料二  40年前,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抉择,大江南北涌动滚滚春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迸发勃勃生机。从1.8%到15%,这是40年来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份额的攀升幅度;从97.5%到3.1%,这是40年来中国农村贫困发生率的下降幅度,成功由低收入国家跨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

    ——摘编自新华社《风雨砥砺壮丽史诗一从改革开放40年看中国奇迹》

    1. (1) 根据材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上山打游击”开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取得的最终革命成果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40年来所取得了哪两个方面的重大成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4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3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