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化州模拟)  下图为某同学制作的单元知识结构图。据此可知,该单元主题是(    )

    A .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B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C .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D . 井冈山道路的开辟
  • 1. (2024·宣汉模拟) 中国共产党诞生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中国不是偶然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面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强大势力,革命任务艰巨而又复杂,迫切需要坚强的领导力量。可见,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主要是由于(    )
    A . 革命形势的发展需求 B . 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 C . 共产国际的强力推动 D . 民族危机加深的结果
  • 1. (2024·) 大会的宣言初步阐明了当时所处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策略、任务和目标,明确提出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通过这一宣言的中共会议是(    )
    A . 中共一大 B . 中共二大 C . 中共三大 D . 中共七大
  • 1. (2024·云南会考) 习近平主席曾经把“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发祥于(   )
    A . 北京、江西南昌 B . 上海、浙江嘉兴南湖 C . 广州、江西井冈山 D . 湖北武昌、河南郑州
  • 1. (2024九下·深圳月考) 一战结束后,勤工俭学运动进入高潮,仅1919—1920年间就有20批近2000名学生赴法,在他们经历过求工不得、欲学不能、生活无靠、中法反动势力压迫后,让他们开始反思,曾经敬仰的法国也无真正自由平等可言。这(   )
    A . 否定了资本主义制度 B . 加速了北洋军阀统治的瓦解 C . 促进留学中心的转移 D . 客观上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 1. (2024·廊坊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某班级的同学在历史老师的指导下,对“中国近代列强侵略和近代化探索”这一历史主题进行了项目化学习。请你协助历史兴趣小组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  【制作年代尺——见证国运沉浮】

    任务二 【解读史料——感悟民族奋起】

    材料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创造了绵延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告终……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

    ——摘编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1. (1) 任务一中年代尺体现了近代中国的沉沦,请你将①②两处内容补充完整,并计算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过程经历的时间。
    2.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凝聚革命力量”的“新的组织”是什么。并概括“新的组织”在“救亡运动”中取得的最终成果。
    3. (3) 综合以上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
  • 1. (2024·邯郸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浙江嘉兴南湖红船、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的红一方面军的第一部电台、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收藏的贺页朵的入党宣誓书……今天,我们与革命文物的每一次对话,都是一次思想的洗礼;对革命历史的每一次回望,都是一次精神的传承。

    材料二 新时代以来,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到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制定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实施方案,再到中央财政对革命文物保护展示投入予以倾斜……革命文物工作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提升,部门协作、央地联动更加密切,革命文物史实研究和价值挖掘得以深化,革命文物保护级别得到提升,保护管理状况显著改善。据统计,全国登记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达3.6万多处、国有馆藏可移动革命文物超过100万件(套),全国革命文物资源家底基本摸清,革命文物整体保护取得突破。

    1. (1)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据以上材料说说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价值所在。
    2. (2) 据材料二概括党和政府是如何做好革命文物保护工作的。
    3. (3) 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需要进一步探索革命文物的创新传播路径。 请参考下面做法,结合你家乡的革命文化资源探索革命文物的创新传播路径。

      例:在河南,鄂豫皖革命纪念馆将馆藏资源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开发“大别有礼”系列文创产品……

  • 1. (2024九下·开州期中) 光辉奋斗路,青春正当时。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

    材料一  ……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而苦苦追寻,一大批先进青年在“觉醒年代”纷纷觉醒。伟大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由于在五四运动中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部分学生领袖便“出发往民间去”……与其说这是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不如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

    ——摘编自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在抵抗外国侵略者的斗争中,中国人民包括清政府军队里的爱国将士表现得很英勇,浴血搏斗,直至战死疆场。但是,五四运动之前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还处于被动、自发的状态,形不成整体的斗争合力。五四运动不仅有青年学生的参与,广大工人、商人、教师、市民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相互呼应,取得了运动的初步胜利。中国人民以伟大的觉醒铸刻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烙印。

    ——摘编自齐卫平《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一次伟大觉醒》

    材料三  一大的十二个代表,年龄最长的四十五岁,最轻的十九岁,平均二十八岁,作为湖南代表之一的毛泽东还没有满二十八岁……参加会议的这些代表都是社会上还不知名的“小人物”。这些年轻人以改天换地的豪迈气概,一心要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国土上创立一个崭新的合理的社会。二十八年后,革命在全国范围内取得胜利,并开始建设新社会的实际探索。这个事实有力地表明:凡是符合历史潮流发展的新事物尽管最初力量很小,尽管在成长进程中,难以避免种种困难和挫折,会经历一些迂回曲折的道路,但它终究是任何陈腐力量阻挡不住的。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青年英雄简表(部分)

    时期

    青年英雄

    抗日战争时期

    左权、赵尚志、彭雪枫、“狼牙山五壮士”

    解放战争时期

    董存瑞、刘胡兰、江竹筠(江姐)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的学生领袖为何要到“民间去”?这一举动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与五四运动前的斗争相比,中国人民在五四运动中的斗争有何变化。从材料中,归纳五四运动的性质。
    3. (3) 根据材料三,谈谈你如何理解“一个崭新的合理的社会”?
    4. (4) 以下表述是从上述材料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上述材料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在括号内填错误;是上述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填未涉及。

      A“狼牙山五壮士”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青年英雄。

      B解放战争时期的青年英雄有左权等人。

      C刘伯承、邓小平千里跃进大别山。

    5. (5) 材料四中所列举的青年英雄身上体现了怎样的精神力量?
    6. (6) 综合上述材料,青春正当时的我们,可以用哪些实际行动来传承青年英雄们的伟大精神?
  • 1. (2024九下·开州期中) 五四运动期间,包括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在内的中国各族各阶级人民受到马克思主义的洗礼,在斗争和实践中民族意识不断觉醒,完成了从“民族”到“中华民族”的转变,材料体现了(   )

    ①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各民族开始团结起来,共同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

    ②马克思主义取代了传统民族观念,形成了统一的“中华民族”概念

    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与各民族斗争实践相结合

    ④五四运动期间,少数民族知识分子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九下·梁子湖期中) 陈独秀在1923年指出:“党在第一次代表大会时还没有纲领,甚至没有规章,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第二次代表大会时就脚踏实地了,有了规章,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
    A . 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 B . 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C . 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D . 决定了与国民党合作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2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