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天山模拟) 《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资产阶级兴奋得“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英国侵华全权代表璞鼎查回国后,告诉英国资本家说他已为他们的生意打开了一个新世界。这主要是因为《南京条约》签订后使得西方(   )
    A . 获得了巨额战争赔款 B . 输入鸦片合法化 C . 占领了中国大片领土 D . 打开了中国市场
  • 1. (2024·天山模拟) 小历同学在学习笔记上记录了“林则徐虎门销烟”“太平军抗击洋枪队”“邓世昌以身殉国”“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等内容。由此可知,他正在学习的专题是(    )
    A . 抗击外来侵略 B . 近代化的探索 C . 思想解放运动 D . 近代民主革命
  • 1. (202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模拟) 为拓展学生思维,某中学开展了“思维导图主题命名”活动。如图最恰当的主题是( )

    A . 中国近代主动开放的过程 B . 中国近代化的早期探索历程 C . 中国近代反抗列强侵略的过程 D . 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剧
  • 1. (2024·昭化模拟)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的动力之源。下图中的两位历史人物体现的民族精神是( )

    A . 勇于探索追求真理 B . 改革创新积极进取 C . 艰苦创业顽强拼搏 D . 不畏强暴英勇反抗
  • 1. (2024·苍溪模拟)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经历的100多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从屈辱到屹立于世界东方的民族奋斗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屈辱开端】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初,中英两个国家进行了一场以鸦片为名的战争,鸦片扮演了改变两个国家形象的非凡角色。之后的100多年时间,西方列强强加给中国一系列“国耻”。一次次的失败,使民族危机愈益深重,同时也促使中华民族日益觉醒——自强、维新、反帝等爱国运动不断高涨。

    ——摘编自《鸦片战争:冲突与矛盾》

    【英勇抗战】

    材料二

    【屹立东方】

    材料三  也正是这群有信仰的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了甲午战争失败的阴影,还在第二个甲午年到来之际,打胜了一场立国之战。这似乎是一个宿命,当年的甲午战争,因朝鲜而起。这一仗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而且为民族复兴提供了重要心理支撑。

    ——摘编自王龙《天朝向左,世界向右》

    1. (1) 指出材料一中的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的改变。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回答这场“立国之战”的名称,并简述这场战争的意义。
    4.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华民族“从屈辱到屹立于世界东方”这一坎坷历程的认识。
  • 1. (2024·柴桑模拟) 观赏雕塑、图卷,参观纪念馆,感悟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图4描绘的是哪一具体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意义是什么?
    2. (2) 假如你是导游,请你向游客介绍图3所示情景的前因后果。
    3. (3) 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为主题进行研学,你会选择参观(或观赏)哪几个纪念馆(或雕塑)?请说明理由。
  • 1. (2024·吉安模拟) 19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对英贸易保持每年出超二三百万两白银的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贸易局面,英国采取的卑劣手段是( )
    A . 停止与中国的贸易 B . 发动鸦片战争 C . 减少进口中国物资 D . 向中国走私鸦片
  • 1. (2024·信丰模拟) 1843年,洪秀全在广州参加第四次府试。这时的广州城内,一种不安的情绪正在人群中蔓延,英国人将商船和军舰一起开到珠江岸边,在这种动荡不安的氛围中,洪秀全完成了他人生中第四次考试。洪秀全看到的情景出现的背景是(    )
    A . 英国准备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 B . 《南京条约》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 C .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广州失守 D . 太平军攻占广州遭到英军的围剿
  • 1. (2024九上·岳阳月考) 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纪念中国近代以来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们而建立的,碑的基座四周镶有十块巨幅汉白玉浮雕,其中第一块的内容就是“虎门销烟”。其主要原因在于虎门销烟(   )
    A . 沉重地打击了英国走私鸦片的奸商 B . 由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并有效禁烟 C . 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意志 D . 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侵华的战争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6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