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八下·南昌期中)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的共同点是(   )
    A . 以武装斗争为主线 B . 实事求是,依据国情来选择道路 C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 百废待兴,建设社会主义共和国
  • 1. (2024·从江模拟) “纵横十几省,跨越滔滔急流,征服皑皑雪山,穿越茫茫草地,突破层层封锁,粉碎上百万敌军的围追堵截,胜利前进至陕甘宁地区。”材料描述的是( )
    A . 国民革命军北伐 B . 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 C .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D .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 1. (2024·成都模拟) 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曾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描述的事件是(   )
    A . 北伐战争 B . 红军长征 C . 抗日战争 D . 人民解放战争
  • 1. (2024八下·丰城开学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材料二: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 (1) 材料一反映了近代史上哪一重大战略转移?举出材料中反映的两例军事行动。
    2. (2) 材料二中“百万雄师过大江”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事件是什么?此前解放了东北和华北全境的战役分别是什么?
    3. (3) 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人民军队的哪些精神值得继承和发扬?
  • 1. (2024九下·巧家月考) 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1927年8月1日,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历史事件是( ) 
    A . 北伐战争 B . 南昌起义 C . 秋收起义 D . 渡江战役
  • 1. (2024·钦州模拟)  1935年7月3日,国外报纸刊登题为《中国红军的英勇进军》的文章中写道:“中国红军主力部队从江西省向四川省进军,是真正的革命英雄主义、自我牺牲精神、大无畏气概的卓越范例。”红军要从“从江西省向四川省进军”的原因是( )
    A .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 . 汪精卫召开“分共会议” C .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D .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 1. (2024八下·邯郸期中) 中国共产党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伟大的红色精神,共同构成我们党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下列时代精神,按照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红船精神 ②特区精神 ③长征精神 ④“铁人”精神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①④② C . ①③④② D . ③②①④
  • 1. (2024九下·忠县模拟) 如图是中国近代某次战争形势示意图。与此次战争描述直接相关的诗句是(    )
    A . 十月惊雷响,神州现曙光 B . 中山遗愿继,北伐气高昂。 C . 火炬南昌举,镰锤耀九州 D . 红旗打多久?探路井冈山。
  • 1. (2024·邯郸模拟) 下列宣传画出现的时代背景( )

    A . 五四运动 B . 全国工人运动大罢工 C . 北伐战争 D . 工农武装格局时期
  • 1. (2024·邯郸模拟) “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革命”取得的“巨大的成就”有(   )

    ①基本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
    ②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③革命军队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④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1 2 3 4 5 下一页 共7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