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喀什模拟)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伊始就十分重视土地问题,在建国前曾先后实行“打土豪、分田地”、“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没收地主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等土地政策。上述土地政策的调整是基于(   )
    A . 地主阶级剥削程度 B . 国际形势发展变化 C . 农民阶级现实诉求 D .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 1. (202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下列是由萧华作词的《长征组歌》的部分歌词,其主要体现了红军战士( )

    ·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墙。不怕流血不怕苦,前仆后继杀虎狼。

    ·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

    A . 国际主义精神 B . 敢为人先精神 C . 忠诚为民精神 D .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 1. (2024·期末) 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两者的共同点是( )
    A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 从实际出发,以农村为中心 C . “以阶级斗争为纲” D . 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 1. (2024·云南模拟) 经过这场革命,党从正反两方面积累了深刻的经验,开始在实践中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初步提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开始懂得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正是经历了这场革命,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有了明显提高。据此推断,这场革命( )
    A . 为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指明了方向 B . 为把中国革命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C . 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D . 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 1. (2024·云南模拟)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望两岸共圆“中国梦”。历史上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有(    )

    ①五四运动  ②黄埔军校的建立   ③北伐战争   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2024·安徽模拟) 1930年5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明确提出:党应以大部分力量去发展乡村工作,占据广大农村之后,即可以联合起来包围城市,向城市进攻。这一思想的最早实践是(   )
    A . 国共合作发动北伐战争 B . 中国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 C . 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 . 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
  • 1. (2024·池州模拟) 毛泽东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仔细观察、比较下列两幅地图,回答以下问题。

    1. (1) 哪一“星星之火”形成了图一的燎原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根据地政权性质的演变。
    2. (2) 结合两幅图说说国共关系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3. (3)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图一与图二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 1. (2024·肥西模拟) 有人将长征喻为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大棋局,收官之时,毛泽东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盘赢得胜利的新棋局。“新棋局”中的一步好棋是(   )
    A . 胜利召开遵义会议 B . 避敌主力进军贵州 C .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D . 取得了台儿庄大捷
  • 1. (2024九下·深圳月考)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执行的土地政策有以下变更(见图),其主要依据是(   )

    A . 地主阶级剥削程度 B . 农民阶级现实诉求 C . 执政党的政治需要 D .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 1. (2024·肇庆模拟)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悲壮而辉煌的一页。为了纪念抗日战争,刘老师决定让九年级的同学编排一部抗日历史剧。下列情景不应该出现在剧中的是(    )
    A . 淞沪会战中,中国战士英勇作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B . 中共召开七大,毛泽东主持了大会,致开幕词,并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C . 李宗仁指挥军队在徐州附近的台儿庄打退敌人,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D . 国共军队鼎力合作,艰苦奋战,一举赢得了汀泗桥和贺胜桥两场大战的胜利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7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