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深圳月考) 1901年美国杂志《PUCK》发表了一幅漫画《亚洲的潜在忧患》,刀上的文字是Awakening of china(中国人的觉醒),只要悬吊大刀的绳一断……,从漫画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

    A . 列强团结一致并开始联合绞杀义和团 B . 中国的民族意识觉醒引起列强的担忧 C . 列强彻底放弃侵略并瓜分中国的野心 D . 义和团运动使列强在华利益备受威胁
  • 1. (2024八下·深圳期中) 近代以来,中国工业化的发展之路,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办洋务的封建官僚们主持下,中国开始有了一批官办的企业。但是这些企业中很大部分是军事工业,它们的产品供应给国家和军队,并不作为商品而出售,更不投放到市场上去。这些企业不但为封建官僚所控制,而且对外国资本帝国主义有很大的依赖性。

    ——摘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开启现代化探索道路,但当时受内部外部条件的硬约束。一方面,历经多年的战乱,国家满目疮痍,现代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工业产值在工农业产值的比重仅为30%,在工业产值中,轻工业占73.6%,重工业仅占26.4%,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就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的。另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了“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等一系列敌对政策,严重危及新中国的安全。作为一个大国,只有拥有强大的工业体系才能抵御外来侵略,而国土安全是人民幸福的基本前提。

    ——摘编自王晓慧《建国初期工业化的战略选择》

    材料三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孙健《20世纪的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程(经济卷1949-2000)》

    材料四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调整了轻重工业比例关系。20世纪八九十年代纺织和食品以及其他轻工业发展较快。20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轻工业有了较充分发展后,发展重点转向资本和技术密集的重工业。对外开放不仅使中国加快了对世界先进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紧跟世界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发展步伐,而且使中国能够参与全球化发展,从世界市场获取所需的原材料和设备等投入品,扩大制成品和高技术产品出口。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

    ——摘编自刘戒骄、孙琴《中国工业化百年回顾与展望》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阶段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务运动对中国工业化的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战略确立的背景。
    3. (3) 观察材料三中的图表,指出这一时期我国工业发展呈现的特点。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该时期的工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建设产生的影响。
    4. (4) 根据材料四,归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建设取得的新发展。综合上述材料,你从我国工业发展历程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 1. (2024·肇庆模拟) 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这说明洋务运动(    )
    A . 进行彻底反封建的斗争 B . 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 C . 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 . 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 1. (2024·肇庆模拟) 近代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不断探索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之路,中国式现代化成为他们的追寻目标。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鸦片战争时期“师韦制夷论”的提出,到甲午战争中国一败涂地……被经过维新的东邻小邦战败的强烈的历史震撼,使许多中国人从“洋务救国”的梦中惊醒,把中国近代化运动推进到效法西方改革政治的阶段。

    ——摘编自顾晓红《浅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主线——近代中国的民族觉醒和抗争》

    材料二  党的十二大以后……农村改革在巩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改革的红点逐步转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由试点发展到全部铺开,其它领域随之迈出改革步伐。……随着各方面改革的陆续开展和推进,僵化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被冲破,我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改革与发展相互促进的生动局面。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  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后,习近平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2021年,他指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他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更好地发展自身、造福世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推动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任理轩《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概括材料一中国人探索中国现代化的两个阶段,并指出这两个阶段的主要事件。
    2. (2) 指出材料二“农村改革”的标志事件,概括材料二关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
    3. (3) 概括材料三“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和当今的社会形势谈谈“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意义。
  • 1. (2024·肇庆模拟) 对如表内容反映的主题是(    )

    侵华战争

    不平等条约

    中国人民抗争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邓世昌壮烈殉国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A . 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入侵加剧 C . 列强的入侵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D . 中国的关税主权遭到破坏
  • 1. (2024·宝安模拟) 下图为近代列强在中国沿海强租的租借地。地图反映出当时(   )

    A . 列强侵略深入内陆 B . 中华民族危机加剧 C . 列强试图推翻清朝 D . 国人民族意识觉醒
  • 1. (2024·宝安模拟) “这些经济性质,无论在生产力方面还是在生产关系方面,都表明它们已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现代工业的属性,因而具有中国现代工业诞生的意义。”材料适合评价(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辛亥革命 D . 一五计划
  • 1. (2024八下·于都期中) 下列是某校课本剧社团的同学们在排演时的对白,据此判断该场演出的剧目可能是( )

    甲:日本要这么多赔款,咱们砸锅卖铁也不够给的吧

    乙:听说没?那倭夷占了咱台湾岛

    丙:外国人要在中国开厂,我们这些办厂的人,日子更难过了

    A . 《虎门硝烟》 B . 《火烧圆明园》 C . 《甲午风云》 D . 《天津保卫战》
  • 1. (2024八下·于都期中)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这是当时的揭帖,从中可以看出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 )
    A . 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B . 反帝爱国运动 C . 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 D . 资产阶级革命
  • 1. (2024八下·于都期中) 有诗云:“老将稀龄更猛威,镇南关外马如飞,先士卒,出兵奇,凉山直捣凯歌归。”“镇南大捷惊寰宇”“钦北故居耀神州。”诗中“老将”是指( )
    A . 左宗棠 B . 沈葆桢 C . 冯子材 D . 刘永福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