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南充) 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人们之间不许称“大老爷”“大人”,而改为“先生”“同志”等。这里的“革命”指( )
    A . 戊戌变法 B . 辛亥革命 C . 新文化运动 D . 国民大革命
  • 1. (2024·南充) 1895年,张之洞在给朝廷的电报中指出:“倭约万分无理,地险、饷力、兵权,一朝尽夺,神人共愤,意在吞噬中国,非割占数地而已”。与之相关的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天津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1. (2024·南充) 下图为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金田起义浮雕。这是为了纪念(  )

    A . 三元里人民抗英 B . 义和团运动 C . 太平天国运动 D . 黄花岗起义
  • 1. (2024·黄陂模拟)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推动了国家与社会的进步。辛亥革命的进步之处是( )
    A . 宣告了封建制度的终结 B .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C . 解决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D . 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
  • 1. (2024·黄陂模拟) 1920年,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推动下,上海机器工会成立,并创办刊物《机器工人》,用通俗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这反映了( )
    A . 中国共产党斗争策略转变 B . 全国工人运动进入第一次高潮 C . 国民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 D . 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 1. (2024·黄陂模拟) 据统计,1938年,日本陆军共有34个师团,其中32个师团用于中国战场,占其陆军,总兵力的94%。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用于南太平洋战场的陆军只有10个师团,不及在华兵力的20%。材料表明中国战场(    )
    A . 最早抗击法西斯侵略 B .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C . 反法西斯斗争时间长 D . 得到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配合
  • 1. (2024·黄陂模拟) “至于偌大广场,没有扩音设备,三千学生如何集会?有称站在天安门前石狮子头上作演讲的……现场中大部分人实际上听不清演讲内容,只是因为有很多标语,加上不时呼口号,知道大致意思。”结合下图,判断发生在中国近代的该历史事件是(    )

    A . 二次革命 B . 护国战争 C . 五四运动 D . 一二•九运动
  • 1. (2024·铁山模拟) 在近代中国一系列的救亡图存的运动中,洋务运动求自救、戊戌变法图立宪,辛亥革命建共和,新文化运动引思想,使中国逐渐融入近代文明的大潮。这些运动( )
    A . 完善了中国近代民主制度 B . 反映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 C . 完成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D . 取得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
  • 1. (2024·柳北模拟)  重庆《大公报》1945年8月29日社评:“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这则社评反映出当时国人的迫切愿望是( )
    A . “要和平,争民主” B .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 . “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 . “打倒列强,消灭军阀”
  • 1. (2024·柳北模拟)  下侧漫画《望“风”而起》描绘了1911年的中国时局。画面中的“风”来自( )

    A . 南京 B . 北京 C . 南昌 D . 武昌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