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七下·宁安期末) 明清时期文学成就最高的是(  )
    A . B . C . 戏剧 D . 小说
  • 1. (2023七下·太康期末)  如图对联所引典故出自(  )

    ​​​​​​​

    A . 《牡丹亭》 B . 《西游记》 C . 《水浒传》 D . 《三国演义》
  • 1. (2023七下·衡南期末) 成语“三顾茅庐”、“鞠躬尽瘁”、“草船借箭”都出自于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这部小说也是我国最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它是(    )
    A . 《西游记》 B . 《水浒传》 C . 《红楼梦》 D . 《三国志通俗演义》
  • 1. (2023七下·禅城期末) 明清时期的许多文学作品,如《水浒传》《红楼梦》等,大量使用口语化的民间语言,热情歌颂了被压迫人民的抗争精神。这反映了( )
    A . 市民阶层的壮大 B . 藩镇割据的出现 C . 东南倭寇的猖獗 D . 市民文化的繁荣
  • 1. (2022七下·邛崃期末) 文学艺术作品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风气等时代面貌的反映。它所表现的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丰硕的艺术创作成果和蕴含的社会政治理想,铸就了中国古典文学的辉煌。
    1. (1) 【唐诗】

      材料一: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图1中两位诗人诗歌风格的不同,并分析产生不同风格的原因。

    2. (2) 【宋词】

      材料二:词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句子长短不一,更便于人们抒发思想感情。

      图2以“宋词”为主题的思维导图。根据图片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在a、b、c三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3. (3) 【元曲】

      材料三: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据《窦娥冤》

      按照史料的表现形式划分,材料三属(请在①口述史料②文献史料③实物史料三种类型中,选择正确答案对应的番号并填入空格内)写出明代以后任意两位被誉为“元曲四大家”的文人的名字。

    4. (4) 【明清小说】

      材料四:

       

      图3                        图4

      图3、图4中的人物出自于明清时期的两部名著,说说你喜欢其中哪一本名著,写出其名称并说明理由。

  • 1. (2022七下·拜泉期末) 在尚未普及电视和电影的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拥有一本精美的连环画是很多孩子的梦想,很多人就是在童年时通过连环画来阅读名著的。试试你的眼力看看下面哪一组搭配是错误的?(    )

    A . 大闹天宫—《西游记》 B . 三顾茅庐—《三国演义》 C . 黛玉葬花—《西厢记》 D . 武松打虎—《水浒传》
  • 1. (2022·广州) 明清时期的许多文学作品,如《水浒传》《红楼梦》等,大量使用口语化的民间语言,热情歌颂了被压迫人民的抗争精神。这反映了(   )
    A . 科学技术的进步 B . 藩镇割据的出现 C . 东南倭寇的猖獗 D . 市民文化的繁荣
  • 1. (2022七下·淮北月考) 追忆文化名人,欣赏古代文学。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文化名人】

    材料一: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文学体裁。

    【文学名篇】

    材料二: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摘自杜甫《春望》

    材料三:说到孙悟空借扇一事,假牛魔王故意捶胸道;"可惜,可惜,怎么就把那宝贝给了猢狲?"铁扇公主笑道:"大王息怒,给他的是假扇。"

    ——摘自《三借芭蕉扇》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上面方框中的内容。
    2. (2) 材料二中的情景是唐朝哪一事件造成的?材料三故事片段摘自我国哪一名著?其作者是谁?
    3. (3) 唐诗、宋词和元曲的发展说明了什么?
  • 1. (2021七下·广安期末) 小说是明清时期最突出的文学成就,众多的典典型形象和情节深入人心。下列人物情节与作品搭配错误的是( )
    A . 三顾茅庐--《三国演义》 B . 大闹天宫--《西游记》 C . 武松打虎--《聊斋志异》 D . 黛玉葬花--《红楼梦》
  • 1. (2021·重庆二模) 以下是明清时期的相关史实: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文化的繁荣,清代的文学艺术取得很大的成就……《红楼梦》以贵族青年_____与______的爱情故事为主线,重点塑造了他们反抗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通过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昆曲既集中体现了南曲清柔婉转的特点,又保留了部分北曲慷慨激昂的声腔,并将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柔和在一起,且与柔美的舞姿相结合,给人以充分的艺术享受。到了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清朝中期以后,昆曲逐步陷入因循守旧的境地……脱离广大民众的现实生活,昆曲逐渐走向衰落。

    ——部编七年级历史教材

    1. (1) 写出材料横线上的人物名称;文艺作品是社会现实的反映,《红楼梦》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怎样的发展趋势?
    2. (2) 依据材料分别指出昆曲盛衰的原因。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