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七下·海曙期末) 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元朝廷创立,设置了一系列制度和机构来治理辽阔的版图,其中管理琉球(今台湾)的是(    )
    A . 中书省 B . 北庭都元帅府 C . 岭北行省 D . 澎湖巡检司
  • 1. (2024七下·新宁期中) 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
    A . 澎湖巡检司 B . 台湾府 C . 琉球巡检司 D . 台湾巡检司
  • 1. (2024七下·新宁期中) 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中央与地方的管理制度,其在地方的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是(    )
    A . 三省六部制 B . 中书省 C . 郡县制 D . 行省制
  • 1. (2024七下·新宁期中) 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元朝时也非常重视“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具体履行这一职责的是(    )
    A . 丞相 B . 御史大夫 C . 御史台 D . 中书省
  • 1. (2024·长沙模拟) 国家统一、民族交融和边疆治理三位一体,铸就了中华民族共同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奉行“天下一统”的思想,各民族特别是建立过局部政权和全国政权的民族在文化认同方面具有高度一致的价值观。大一统时期,统治阶级实行的民族政策包容性比较突出,尊重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和宗教信仰,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各民族间的交流交融。

    ——摘编自王欢、于连锐、孟静静《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因素》

    材料二

         

    材料三  总之,清在继承古代中国历代治国安边经验的基础上,在加强国家统一、克服割据势力、反对外来侵略、加强边疆治理与开发等方面留下了大量宝贵经验。

    ——马大正《清代中国边疆治理研究》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贞观年间对西南地区的哪项措施体现了材料一中的“包容性比较突出的”民族政策?这一举措对民族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
    2. (2) 对比材料二的西汉和元朝形势图,从中提取一处有关疆域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这一信息。
    3. (3) 材料三中清朝前中期统治者为“反对外来侵略”采取了什么措施?综合上述材料,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和边疆治理有何共同作用?
  • 1. (2024·沅江模拟) 小明要上网查询中国古代加强对西藏地区管理的历史资料,以下查询关键词适合的有(   )

    ①西域都护 ②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③伊犁将军 ④驻藏大臣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1. (2024·龙湖模拟)  元朝的萨迦、明朝的帕竹,均以法王兼领政治,在西藏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清朝政府也保留了西藏的这个政教合一制度。这一举措( )
    A . 奠定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 B . 固化地方政权的统治力度 C . 延续因俗而治的治理原则 D . 君主专制进一步得到强化
  • 1. (2024·普宁模拟)  元朝将全国分为中书省直辖区、宣政院辖地,以及10个行中书省。另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台湾),北庭都元帅府管理西域军政。这些反映了元朝疆域管理(   )
    A . 沿袭前代的制度 B . 历史影响深远 C . 因地制宜的特点 D . 制度混乱庞杂
  • 1. (2024·龙马潭模拟)  中国自古以来形成了一整套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下表反映了我国古代国家治理的趋势是( )

    时期

    措施

    隋唐

    创立科举制度、三省六部制

    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实行行省制度

    废丞相,权分六部,设锦衣卫

    A . 专制集权的不断强化 B . 选官制度的创立完善 C . 地方监察制度的加强 D . 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
  • 1. (2024·会东模拟) 通过交往,不同特色的经济、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 (1) 材料一展示的是历史上著名的什么通道?材料一中的∧指的是哪里?
    2. (2) 材料二中管理A 所在地区的是什么中央机构?日所在地区由什么机构直接施辖?根据材料二可知,元朝在地方上实行什么制度?
1 2 3 4 5 下一页 共3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