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七下·萍乡期中) 某历史小组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看到了如下文字介绍。由此可以看出此文物的历史价值在于唐三彩骑驼乐舞俑,1957年出土于陕西西安。骆驼昂首挺立,驼背平台上铺彩色条毯,上面有由3名胡人、2名汉人组成的乐舞队,表现的应该是长安百戏中的一个杂技节目。( )
    A . 印证了唐朝繁荣发达的经济 B . 凸显了唐朝制瓷工艺水平高度领先 C . 反映了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 D . 见证了唐朝艺术水平优于周边民族
  • 1. (2024七下·萍乡期中) 下图内容所反映的盛唐气象是( )

    《弈棋仕女图》                                唐戴帷帽女子骑马雕塑                                唐吹排箫乐伎壁画

    A . 社会风气开放 B . 民族交往频繁 C . 手工业水平高 D . 文学艺术繁荣
  • 1. (2024七下·萍乡期中) 某班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设定的主题是“唐代的中外交往”,并准备出版以下四个内容,请你帮他们指出哪一项内容不符合主题( )
    A .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 B . 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C . 鉴真东渡宣扬中国的文化 D . 日本的遣唐使来华
  • 1. (2024七下·萍乡期中) 诗歌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调笑令》词:“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它描述的是下列哪一生产工具?(  )
    A . B . C . D .
  • 1. (2024七下·南充期中) 如图是唐三彩骑驼乐舞俑。驼背上是一个汉人和三个深目高鼻的胡人(西域人)组成的乐舞队。一人表演胡舞,其余的在演奏胡乐乐器。从该文物可以获取的唐朝时期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

    A . 手工业水平高超 B . 唐朝农业的发达 C . 开放的社会局面 D . 唐朝艺术的繁荣
  • 1. (2024七下·南充期中)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

    ——【唐】杜甫《忆昔》

    材料二

    材料三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机构管理贸易。高宗末年,市舶收入岁达二百万贯

    ——整理自刘宗绪主编《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材料四 从东汉后期起,由于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加上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南方进入经济开发时期。两宋时,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五(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

    ——【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1. (1) 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哪一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
    2. (2) 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依据材料二、分别写出图1、2所示的灌溉和耕作工具名称?
    3.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为了加强管理海外贸易,宋朝设置了什么机构?
    4. (4) 材料四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这一变化最终完成于哪个朝代?归纳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答出2条即可)
    5. (5) 材料五中(宋代中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纸币是在哪一地区?
  • 1. (2024七下·长沙期中)  在当今影视作品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场景、物品、情节等“穿帮”镜头。电视剧《大唐荣耀》摄制组布置了一个书房场景,会导致“穿帮”的道具是(  )
    A . 椅子上放着一件蜀锦质地的衣服 B . 桌子上有一首没有抄完的李白的诗 C . 墙上挂有一幅画《送子天王图》 D . 书架上放着一部文天祥的诗歌总集
  • 1. (2024七下·新邵期中) 唐朝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1. (1) 材料一 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与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成熟办法”是什么?任意列举唐太宗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的两个史实。

    2. (2) 材料二 至(开元)十三年(725年)封泰山……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过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东至宋(今河南商丘南)汴(今河南开封),西至岐州(今陕西凤翔),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南诣荆襄(今湖北荆州、襄樊),北至太原、范阳(今北京),西至蜀川(今四川成都)、凉府(今甘肃武威),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

      ——杜佑《通典》

      根据材料归纳开元盛世时期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不得摘抄原文,用自己的话概括)

    3. (3) 材料三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唐朝主要的文学形式是什么?

    4. (4) 材料四 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乃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人教版七下教材

      请任意举出两个唐朝对外友好交往的史实。

  • 1. (2024七下·新邵期中) 改革与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 (1) 材料一 他成功地统一了经历数百年严重分裂的中国。他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实行通过考试选拔政府官吏的制度,为中国提供一批批非常得力的行政官员。

      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什么事件标志着他创设制度的正式确立?

    2. (2) 材料二 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列举唐朝历史上最典型的两例。

    3. (3) 材料三 宋朝由于采用了栽种水稻的新技术和新型工具,使生产效率和产量大幅度提升,从而生产出越来越多的富余产品。随着可以用于交换的农产品的增多,贸易日益发达,制造业愈加兴旺,最后出现了中产阶级。

      ——摘编自(美)詹姆斯·麦克菜《世界科学技术通史》

      材料三中宋朝采用栽种水稻的新型工具是什么?除农业外,宋朝在商业上有什么创新呢?

    4. (4) 综上所述,请谈谈你对改革创新与国家发展的认识。
  • 1. (2024七下·富宁月考) “有容乃大”体现了唐朝超越前朝特有的文化气派。以下能说明唐朝“有容乃大”的是(   )

    ①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

    ②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

    ③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

    ④三次征辽东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5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