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蒙阴模拟) 在地球上,生灵之声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情感,天地之声吐露着无穷无尽的秘密,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交响音乐会中,我们通过音调能分辨出乐器的种类 B . 中考期间,学校周边道路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 . 火山爆发、风暴、海啸等自然灾害都能产生超声 D .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 1. (2024·兰山模拟) 春天来临,花儿开了,草儿绿了,到处都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人们纷纷来到河边游览美景。黄绿色的柳条随风摆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桃花红艳梨花洁白——因桃花的花瓣反射色的光;小鸟也在河边树林间嬉戏,不时传来悦耳的鸟鸣——鸟鸣声是靠小鸟鸣膜的产生的;游人拿起手机随便一拍就是一个春景,为了给桃花拍一个特写,手机应(选填“远离”或“靠近”)桃花拍摄;一阵沁人心脾的花香钻入鼻中——说明分子,让人觉得无比舒畅。河边被游人惊飞的野鸭飞向河中间,降落水面时由于向前滑行了一段距离,水面上留下一道波痕。漂浮在水面上的鸭子受到水的浮力鸭子的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1. (2024·兰山模拟) 清晨,一阵闹铃声将你从睡梦中唤醒。关于铃声,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铃声是由闹钟的振动产生的 B . 铃声通过空气传入耳朵 C . 铃声唤醒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 . 空气中声速远小于光速
  • 1. (2024·阳谷模拟)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许多优美的诗词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下列诗词与对应的物理知识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万千河:“坐地”是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日行”则是相对于太阳在运动 B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满树雪花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D . 花气袭人知骤暖:分子热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
  • 1. (2024·阳谷模拟) 如图所示是网红腹语小迪带着他的玩偶“老徐”,在街头和一女孩拍搞笑视频的情景。玩偶“老徐”的声音是小迪的一项特殊发声形式发出的,被称作腹语。腹语和正常讲话都是由小迪的声带产生的,但是两种声音的(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却不同,从而可以实现了“三个人”的互动交流,引发出网友的阵阵笑声。

  • 1. (2024·章丘模拟) 2024年4月,某学校在楼前广场开展了七年级“活力校园,放飞梦想”主题活动,同学们展示了歌曲、器乐、舞蹈等才艺,表现优异。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 悠扬的歌声是由于声带的振动产生的 B . 台下的观众能够听到歌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C . 同学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音色分辨伴奏的钢琴、笛子、古筝等乐器 D . 观众席前排和后排同学几乎同时听到歌声,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
  • 1. (2024·广饶模拟) 综艺节目《朗读者》,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实现鼓舞教育人的作用,在朗读过程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 B . 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C . 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D . 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
  • 1. (2024·陵城模拟) 如图是生活中的两个情境,左图是居民小区噪声监测器,显示环境噪声为55.5分贝。右图是钢琴调音师正在用手机上的一个调音软件播放音叉256、512、1024、2048(Hz) 的标准音来校准琴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56Hz的音和2048Hz的音比较, 256Hz的声音音调更高 B . 分贝是音调的单位 C . 2048Hz的音属于次声波 D . 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 1. (2024·天桥模拟) 如图所示,是一款新型智能眼镜,它除了可以当作眼镜外,还可以当作蓝牙耳机。眼镜可将信息传送至镜片,并且允许使用者通过声音控制。耳机贴在颗骨两侧而不是堵塞住耳朵,使用者既可以听到耳机发出的声音,也不影响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此耳机采用骨传导,是利用了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较慢 B . 智能眼镜是通过音色来辨别语音指令是否由使用者发出 C . 佩戴了这种智能眼镜后,可以很好的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 . 滑动按键可以实现音量调节,此时改变的是声音的音调
  • 1. (2024·天桥模拟)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之瑰宝,许多优美的诗词中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关于诗句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 . 快马也要响鞭催,响鼓也需重锤敲"——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B . 秋风瑟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霜"的形成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C . 薄暮敛容歌一曲,氛氲香气满汀洲"——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 .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青山为参照物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