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吉州二模)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关于诗句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中“犬吠”是依据听到的声音的音色不同来判断的 B .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指南方”的一端是“磁针石”的S极 C .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中“疑水浅”是因为光从空气射向水中发生了折射 D .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清风翻书,是因为书本上方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
  • 1. (2024·赣州模拟)  如图所示,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钢尺,会听到声音的不同,此声音是由钢尺产生的。

  • 1. (2024·柴桑二模)  在学校组织的“我为自己喝彩”演讲比赛中,小明的演讲迎来了现场雷鸣般的掌声。掌声主要是由空气产生的,“雷鸣”形容的是声音的(填声音的特性)。
  • 1. (2024·临川一模)  如图所示,B站2019年跨年晚会上,国乐大师方锦龙与洛天依的同台,实现了二次元与现实的交汇,我们能区分电子合成声和人声,主要是依据声音的不同,琵琶演奏过程中、手指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1. (2024·寻乌一模)  我校初三年级全体学生在“逆风归来,向阳奋发”百日誓师大会上齐呼口号,这是由于同学们的声带 产生的声音;以舞台上正在行走的同学来说,坐在座位上的同学们是 的。
  • 1. (2024·惠州二模) 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
    A . 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 B . 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C . 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D .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 1. (2024·沅江三模) 古筝是我国传统的一种弦乐器,航天员王亚平在空间站用古筝弹奏了一曲《茉莉花》,关于王亚平的这次太空演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听古筝声知道所演奏乐曲,主要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B . 古筝发出声音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 C . 弹奏古筝时,手指越用力,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D . 人们能根据声音的音调分辨出古筝
  • 1. (2024·岳阳二模)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 . 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C .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D . 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 1. (2024·惠州模拟) 编钟是我国瑰宝,如图,敲小钟M处发出的声音音调比敲大钟N处的高,比敲小钟P处的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编钟发出的声音频率只与其大小有关 B . 敲P处发出的声音频率低于敲N处的 C . 敲P处时,钟的振幅一定比敲M处时大 D . 敲N处时,发出的声音响度可能比敲M处时小
  • 1. (2024·佛山二模) 如图甲所示,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发声物体在,如图乙所示,逐渐增大敲击音叉同一位置的力度,可以听到声音越来越大,观察到乒乓球弹开得越来越远,说明声音的与发声体振幅有关;用不同的力敲击音叉, 甲阔乙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将 (选填“变化”或“不变”).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