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湖北模拟) 【推动人类进步的中外科技】

    材料一  中外科技发展历程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成就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科技”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标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合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 1. (2024·沙洋模拟) 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物质文明的集中表现是青铜铸造,精神文明的表征是(   )
    A . 甲骨文的应用 B . 磨制石器的推广 C . 制作精美礼器 D . 使用和保存火种
  • 1. (2024·市中区模拟) 下列有关甲骨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记录商王朝的历史,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 B . 是中国最早的文字 C . 经过发展演变为今天的汉字 D . 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 1. (2022七上·官渡期末)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春秋 D . 战国
  • 1. (2024·廉江模拟)  对于商朝的“中宗”的认定,《史记·殷本纪》认为中宗是商王“太戊”,但《竹书纪年》记载中宗是“祖乙”,而在清朝末年发现的甲骨文中就有“中宗祖乙”的称呼。这表明( )
    A . 商朝文献记载内容较为混乱 B . 《史记》记载的内容较为客观 C . 古代史书记载内容可信度低 D . 《竹书纪年》的记载得到印证
  • 1. (2024九下·惠州月考) 历史图片是浓缩的历史,是对历史直观、简明的反映。一位同学在自主历史学习中搜集到以下图片(图1—图4)。下列对图片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

    图1 司母戊鼎 图2 曲辕犁 图3 玄奘西行 图4 《清明上河图》(局部)

    A . 图1司母戊鼎是研究殷墟甲骨文的重要资料 B . 图2农业工具的发明有利于灌溉农业的发展 C . 图3高僧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D . 图4再现了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和都市的繁荣
  • 1. (2024·广州模拟) 下图是1978年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之一铜冰鉴,中间有夹层,可放冰块,是战国时期贵族使用的青铜冰酒器,是已考古发现的最早“冰箱”。它可说明(    )

    A . 随州手工业领先世界 B .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C . 商朝青铜器工艺高超 D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1. (2024·德庆模拟)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物篇

    材料二:人物篇

    材料三:交流篇

    汉唐国力强盛,对外交往发达。两汉时期,中国的凿井,治铁等技术传到曲方;中亚的萧萄、黄瓜、胡萝卜、大蒜、汗血马等农作物和畜牧品种,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和杂技,以及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唐朝时期,西方的先进冶炼技术传入中国,唐朝音乐舞蹈吸收了西域和外国的精华,有风格多样。优美和谐的音乐作品,有雄幼(刚劲、豪爽、活泼)的健舞和柔和婉转的软舞(如《秦王破阵舞》《霓裳羽衣舞》)。此外,中东地区的服饰、生活习惯也相继入中原,有西域人在长安开酒店。

    ——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学参考书》七年级上、下册

    1. (1) 文物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请从“文物篇”中任选一个,描述该文物所蕴含的历史信息。
    2. (2) 纪念币上铸刻的历史画面是我们丰富的精神遗产。分别简述上面两位历史人物被铸刻在纪念币上的理由。
    3.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中外交往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
  • 1. (2022七上·昭阳期中)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方言不同、语音不通,但当这些话语成为形声表意的方块字时,却人人都能心领神会,彼此沟通。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东周
  • 1. (2022七上·昭阳期中) 有些青铜器上刻有文字,古人称这种文字为金文。金文从商代中晚期开始出现,数量较少;周代青铜器上文字数量明显增加。金文的内容涉及祭祀典礼、政治、军事、经济、法律诉讼、婚姻等方面。由此可推知青铜金文的历史价值在于(    )
    A . 便于了解商周时期青铜器功能的变化 B . 见证了中国古代文字发展的重要阶段 C . 提供了研究商周社会状况的实物史料 D . 突显了西周时期青铜铸造业水平领先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3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