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惠阳月考) 传说当中,神农尝百草,教民种粟,轩辕蒸谷为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
    A . 炎黄时期开始掌握农业耕作技术 B . 是人们通过自己的想象虚构出来的东西 C . 当时已经出现原始农业 D . 真实的历史,是完全可以相信的
  • 1. (2024·封开模拟) 以下《世界三大主要粮食作物起源表》中①处应为( )

    小麦

    水稻

    玉米

    西亚地区,约9000年前

    ①,约7000年前

    中美洲,约6000年前

    A . 尼罗河流域 B . 两河流域 C . 恒河流域 D . 长江流域
  • 1. (2024·江城)  根据考古发现.陶寺遗址的建筑中既有大型宫殿,又有简易的半地穴式房屋,高等贵族、下层贵族和一般平民的居住区各自分开。这表明,陶寺文化时期( )
    A . 建筑设计注重地理环境 B . 尊卑等级初见端倪 C . 城市规划水平已有进步 D . 具备早期国家形态
  • 1. (2024九下·广州月考) 谚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反映了(   )
    A . 饮食文化丰富生活 B . 农历节气指导农耕 C . 祭祀礼仪追思先祖 D . 种植技术推陈出新
  • 1. (2024·池州模拟) 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2021年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该聚落遗址距今约5800-5300年,遗址发现祭坛、大型氏族墓地、红烧土、房屋遗迹、玉器作坊、水井等重要遗迹,出土精美玉礼器、石器、陶器等珍贵文物(如下图)。据此可以推断凌家滩先民已进入(   )

    A . 旧石器时代 B . 农耕定居 C . 青铜时代 D . 早期国家时代
  • 1. (2024九下·深圳月考) 英语中“文化”一词起源于拉丁文的动词“colere”,“colere”则源自拉丁文的动词“colo”“colere”“colui”“cultum”,词的意思包括栽培、培养、驯养、耕种等。由此推断,中国文化源头应开始于(   )
    A . 旧石器时代 B . 新石器时代 C . 青铜时代 D . 春秋战国时代
  • 1. (2024·肇庆模拟) 中国是世界上早期的文明起源地之一,比较山顶洞人和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活较进步之处在于(    )
    A . 过着群居生活 B . 会缝制衣服 C . 会种植水稻 D . 会种植粟
  • 1. (2024·光明模拟) 良渚古城遗址,是长江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城址。考古学家在良渚古城南北主干道的钟家港古河道中获得北方传统作物遗存粟米7粒、枣核1粒。这一发现说明当时(   )
    A . 早期国家势力不断扩张 B . 南北方居民存在交往 C . 我国古代农业文明发达 D . 北方是当时经济中心
  • 1. (2024·宝安模拟) 位于安徽的磨盘山遗址,经考古发掘发现了马家浜文化(距今7000~6000年)、崧泽文化(距今约6000~5300年)、良渚文化(距今5300~4000年前后)、钱山漾文化(距今4200~4000年)、夏商和西周--春秋前后延续的文化堆积。该成果可用于阐释中华文明的(   )
    A . 创新性 B . 连续性 C . 包容性 D . 和平性
  • 1. (2024·南昌模拟) 该遗址为适应潮湿环境、防止野兽侵扰,他们住在木结构干栏式房子里。由此可推测出该遗址(   )
    A . 人们最早懂得人工取火 B . 农业工具以打制石器为主 C . 出土了最早的象牙雕刻 D . 出土了人面鱼纹彩陶盆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4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