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惠阳月考) 传说当中,神农尝百草,教民种粟,轩辕蒸谷为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
    A . 炎黄时期开始掌握农业耕作技术 B . 是人们通过自己的想象虚构出来的东西 C . 当时已经出现原始农业 D . 真实的历史,是完全可以相信的
  • 1. (2024九下·广州月考) 谚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反映了(   )
    A . 饮食文化丰富生活 B . 农历节气指导农耕 C . 祭祀礼仪追思先祖 D . 种植技术推陈出新
  • 1. (2024·池州模拟) 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2021年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该聚落遗址距今约5800-5300年,遗址发现祭坛、大型氏族墓地、红烧土、房屋遗迹、玉器作坊、水井等重要遗迹,出土精美玉礼器、石器、陶器等珍贵文物(如下图)。据此可以推断凌家滩先民已进入(   )

    A . 旧石器时代 B . 农耕定居 C . 青铜时代 D . 早期国家时代
  • 1. (2024·绥江) 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出现的华夏族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其首领被后人尊奉为“人文初祖”的是( )
    A . 黄帝和蚩尤 B . 炎帝和蚩尤 C . 黄帝和炎帝 D . 尧、舜、禹
  • 1. (2024九下·深圳月考) 英语中“文化”一词起源于拉丁文的动词“colere”,“colere”则源自拉丁文的动词“colo”“colere”“colui”“cultum”,词的意思包括栽培、培养、驯养、耕种等。由此推断,中国文化源头应开始于(   )
    A . 旧石器时代 B . 新石器时代 C . 青铜时代 D . 春秋战国时代
  • 1. (2024·肇庆模拟) 中国是世界上早期的文明起源地之一,比较山顶洞人和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活较进步之处在于(    )
    A . 过着群居生活 B . 会缝制衣服 C . 会种植水稻 D . 会种植粟
  • 1. (2024·光明模拟) 良渚古城遗址,是长江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城址。考古学家在良渚古城南北主干道的钟家港古河道中获得北方传统作物遗存粟米7粒、枣核1粒。这一发现说明当时(   )
    A . 早期国家势力不断扩张 B . 南北方居民存在交往 C . 我国古代农业文明发达 D . 北方是当时经济中心
  • 1. (2024·江西模拟) 大禹故里风景名胜区,位于绵阳市北川县,北川禹穴沟是一条十几里长的峡谷,峡内岩崖陡峭,怪石嶙峋,桥头李太白书“禹穴”二字犹存。它是古代夏朝创始人大禹的出生地,自古称为“神离故里”。下列事件与大禹相关的是( )
    A . 治理洪水泛滥 B . 教人们冶铁技术 C . 主持修建都江堰 D . 主持修建惠泽堰
  • 1. (2024·南昌模拟) 该遗址为适应潮湿环境、防止野兽侵扰,他们住在木结构干栏式房子里。由此可推测出该遗址(   )
    A . 人们最早懂得人工取火 B . 农业工具以打制石器为主 C . 出土了最早的象牙雕刻 D . 出土了人面鱼纹彩陶盆
  • 1. (2024九下·益阳期中) 据考古发掘,良渚文化墓葬群出土了许多玉饰品,如T27M2墓墓主几乎从头到脚都被玉饰品包裹起来了。但在同时期的大量成年死者墓中,却无任何随葬品。据此可知当时(   )
    A . 社会经济繁荣 B . 阶级压迫严重 C . 社会阶级分化明显 D . 审美观念多元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