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长沙期中) “食肉饮酪”是草原游牧民族的饮食特征。秦汉时期,中原地区鲜有饮酪者,但据史书记载,北魏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已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乳酪生产加工技术,民间饮酪风气兴起。这一变化说明(    )
    A . 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不断汉化 B . 北方民族交融进一步加深 C . 中原畜牧业发展十分迅速 D . 该史书是北朝畜牧业专著
  • 1. (2024九下·长沙期中) 有学者认为商鞅变法使民户可以通过“耕织至粟帛多者复其身”而致富,军功获爵,踏入“贵”的社会序列,因此“秦民大悦”。这主要论述的是商鞅变法(   )
    A . 维护了贵族的利益 B . 革除了落后风俗 C . 促进了社会流动性 D . 减轻了人民负担
  • 1. (2024九下·长沙期中) 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一书中指出:“严格地说封建社会的要素是这样: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区域的世袭的统治者而兼地主。”在符合这些要素的古代中国“封建社会”中(    )
    A . 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 B . 用严格的制度强化封建君主专制 C . 血缘关系是维系国家统治的重要支柱 D . 小农经济是封君统治的经济基础
  • 1. (2024九下·长沙期中) 《齐民要术》自序:“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这段话主要强调(    )
    A . 统治者要体察民情 B . 生产工具不断改进 C . 要注重法律的制定 D . 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 1. (2024九下·长沙期中) 下表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主要学派的治国主张。据表可知,这一时期的政治主题是(    )

    学派

    主张

    儒家

    以礼治国,为政以德

    墨家

    互爱互助,选贤任能

    道家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法家

    以法为本,控制臣民

    A . 重建政治秩序 B . 变革选官制度 C . 加强中央集权 D . 实现国家统一
  • 1. (2024七下·南昌期中) 比较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图是某同学将隋朝与秦朝比较后的结论,以下内容还能补充进去的是( )

    A . 科技发达 B . 开创制度 C . 轻徭薄赋 D . 缔造盛世
  • 1. (2024·崇左模拟) 据统计,中国古代重大科技成果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所占比例如下表所示,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时间

    东周一西汉

    东汉一魏晋

    南北朝一隋唐

    宋一明中叶

    所占比例

    50%

    62%

    71%

    58%

    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编制

    A . 我国古代科技成果所占比例不断上升 B . 隋唐时期科技成果开始下降 C . 我国古代科技成果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D . 明朝八股取士促进科技发展
  • 1. (2024·澧县模拟) 西周时期,周王定期到各地巡视,考察诸侯的政绩,诸侯则需定期朝觐周王,接受周王重新宣布的爵位等级。周王旨在( )
    A . 发展农业生产 B . 提高军队实力 C . 巩固国家统治 D . 加强封建专制
  • 1. (2024·湖南模拟) 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民族迎来了第一次精神觉醒。有学者认为,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较早自觉地、直接地思考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问题的人,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 . 无为而治 B . 为政以德 C . 兼爱非攻 D . 以法治国
  • 1. (2024·长沙模拟) 简牍之上记春秋,华夏承袭两千年。秦统一后实行“书同文”,下列湖南重大考古发现能佐证这一史实的是(    )
    A . 四羊方尊 B . T型帛画 C . 里耶秦简 D . 走马楼吴简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