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读长恨辞[宋]李觏

    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

    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马嵬 [清]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1. (1) 两首诗都是读《长恨歌》后所抒的感慨,这两首诗感慨的对象及内容是否一致?请简要阐述。

    2. (2) 第一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效果如何?请简要分析。

  • 1. 请仿照以下语段中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补上一段话,使其与前面画波浪线的文字形成排比。

    古时的学子刻苦攻读,是因为他们笃信: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今天的人们闲暇时总愿一书在手,是因为他们感到:书中自有苦辣酸甜,书中自有悲欢离合,书中自有喜怒哀乐。

    其实,我们更应该为自己的心灵、自己的生活而读书,那是因为:

  • 1. 在下面一段文字写出①②③处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斑驴不但能守护家园,而且①。英格兰一度兴起用斑驴拉车的风气,在伦敦周围,郡长的马车后便拴着两头斑驴。体重达400公斤、无比健壮的斑驴很少能成为其天敌口中的饕餮大餐,②,因此一直是非洲人主要的猎食对象,但原始的狩猎方法并没有给斑驴群体以致命打击。直到19世纪,欧洲移民大量涌入非洲,看到如此美丽的动物都非常感兴趣,一时间斑驴标本价格昂贵,这更促进了这些贪婪的欧洲人对斑驴大开杀戒。他们用套索、火器等装置进行疯狂的猎捕,还大肆劫掠、贮藏、盗运斑驴的皮张。在巨额利润的诱惑下,③。到了19世纪中期,非洲南部已经很少再能见到斑驴了。

  • 1.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碧玉箫

    关汉卿

    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正清樽斟泼醅①,有白衣劝酒杯②。官品极,到底成何济?归,学取他渊明醉。

    注:①泼醅:没有滤过的酒。②“有白衣”句:引用陶渊明“九月九日有菊无酒,适逢友人遣白衣童子送酒”的典故。

    普天乐

    滕  宾

    翠荷残,苍梧坠。千山应瘦,万木皆稀。蜗角名,蝇头利。输与渊明陶陶醉,尽黄花围绕东篱。良田数顷,黄牛一只,归去来兮。

    1. (1) 滕曲中的“蜗角名”和“蝇头利”比喻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2) 试分析这两首元曲所流露出的共同的思想倾向。

  • 1. 《行路难(其一)》中诗人面对美酒佳肴无食欲,舞剑助兴没心情的诗句是:

  • 1. 《行路难(其一)》中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的诗句是:

  • 1. 《行路难(其一)》中最能表现诗人李白抱负远大、执著自信、勇往直前的诗句是:

  • 1. 《饮酒》中表现心与物遇,进入物我两忘境界的一句是:

  • 1. 《饮酒》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是:

  • 1. 《饮酒》中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

1 2 3 下一页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