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西双版纳模拟)  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用力敲击鼓面,鼓面上的纸屑跳动,说明物体振动不会产生声音
    B .
    图乙,科考船利用超声波探测海底结构,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的特性
    C .
    图丙,用相同的力击打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的水瓶,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D .
    图丁,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音器,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 1. (2024九下·咸安月考)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发声的音叉不一定在振动 B . 乐器发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 C . 环保部门在一些主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是为了减弱噪声 D . 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色
  • 1. (2023八上·南沙期末) (1)在马路旁设有噪声监测装置,如图1所示,该装置此时测得的噪声为分贝,这数据反映的是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音色”)特性。图2是马路上常见的禁止鸣笛的标志,该措施是从(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减弱噪声。除了这种措施外,还有什么方法能尽量减小噪声对马路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

    (2)如图3所示为倒车雷达,倒车雷达是利用(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来工作的;司机听到急促的报警声,知道距离障碍物太近,说明声能传递

  • 1. (2024·市中区)  鸟鸣清脆如玉,琴声宛转悠扬,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振动不一定发声 B . 拨动不同粗细、长短的琴弦,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C . 超声碎结石是利用了声能够传递能量 D . 美妙的琴声不可能是噪声
  • 1. (2022·郫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B . 道路两旁的隔音板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 . 用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 D . 渔船利用声呐探测鱼群,表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 1. (2024·娄星模拟)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一定是不同的 B . 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C . 当人们感觉室外的噪声过大时,习惯于关闭门窗,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区分的
  • 1. (2024八下·汝城期中)  下列有关物理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采用隔音屏隔音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 B . 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气”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C . 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似,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 . 某同学测出水的沸点为98℃,说明此地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
  • 1. (2024·湖南模拟)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音叉发声时,小球会不断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 图乙中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C . 图丙中的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降低噪声的 D . 图丁中用力击鼓可以增大声音的响度
  • 1. (2024九下·宜都模拟)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和分析,正确的是(  )

       

    A . 图甲:人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 . 图乙:用相同的力敲击水瓶琴能发出音调不同的声音 C . 图丙:蝙蝠利用次声波传递能量确定目标的位置 D . 图丁: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
  • 1. (2024九下·夷陵期中) 如图所示,下列几种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是(  )
    A . 摩托车的消声器 B . 航母指挥员戴耳罩 C . 高速公路旁的隔声板 D . 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48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