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高三上·浙江月考)  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香港国安法》实施后,香港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回升到第三名;香港银行存款额超过15万亿港元,较《香港国安法》实施前增加了8.5%;2021年母公司在海外及内地的驻港公司增加到9049家,创历史新高。这说明( )
    A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形成 B . 香港稳定发展是“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C . 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出关键性一步 D . 依法治港保障了“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 1. (2022高三上·海林月考) 1984年10月,邓小平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邓小平得出上述论断,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A . 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理念 B . 开创了中苏两国友好的局面 C . 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 D . 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 1. (2023高二上·宁波期中)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下表):

    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

    A . 搁置分歧,民族利益最重要 B . 独立自主,和平共处利团结 C .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D . 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 1. 2016年10月10日,国台办表示:是否接受“九二共识”,是检验台湾当局领导人所谓“善意”的试金石。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两岸双方就可以平等协商、良性互动,两岸同胞就能赢得两岸关系发展的光明前景。材料中“核心意涵”指的是(    )

    A . 一个中国 B . 和平统一 C . 一国两制 D . 平等协商
  • 1. 经过四十年的建设,2021年的厦门已经引进了友达、宸鸿等20多家台湾百大企业,台企工业产值约占厦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成为台海两岸经贸合作最紧密的区域。这主要得益于( )
    A . “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引 B . “一带一路”深入推进 C . “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D . 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
  • 1. 某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收集了一系列图片资料。并把它们归入不同的主题。下图最适合归入的主题是( )

    A . “一国两制”的成功运用 B . 殖民地的血泪史 C . 香港的经济腾飞 D . 中英外交关系破裂
  • 1. 1984年6月,邓小平在分别会见香港工商界访京团和香港知名人士钟士元等时明确指出:“港人治港有个界线和标准,就是必须由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来治理香港。”这( )
    A . 保证了香港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繁荣 B . 反映了中央政府对香港民众的高度信任 C . 凸显香港推行行政体制改革的紧迫性 D . 为“一国两制”方针的有效推行指明方向
  • 1. 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政策》的谈话,阐释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政策。下列关于“九条方针政策”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实现了两岸的直接交流 B . 阐明统一后对台的基本政策 C . 提出了 “一国两制 ”构想 D . 宣布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
  • 1.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下表):
    时间政策名称
    1947年5月设立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1980年8月设立经济特区深圳特区
    1997年7月设立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

    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

    A . 搁置分歧,民族利益最重要 B . 独立自主,和平共处利团结 C .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D . 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双十”宣传纲要》提出:“三民主义曾经是辛亥革命以来的口号,现在完全变成为反辛亥革命的旗帜。”此后,中国共产党再未以中共中央名义进行过纪念辛亥革命的行动。1937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宣传大纲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主张恢复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继续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的精神”。1938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逝世十三周年的大会上做了重要演讲。1939年,陕甘宁边区党委发布了纪念孙中山逝世十四周年的通知。1941年,中央做出了纪念双十节的决定。

    ——据靳燕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辛亥革命和孙中山的纪念与评价研究》等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延续了纪念辛亥革命的传统,基本上每逢十年举行一次全国规模的纪念活动,在每次活动中《人民日报》都会发表纪念社论,而这些社论的标题往往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迹。如图是其中两篇社论的报纸截图。

    1. (1) 简析中国共产党在纪念辛亥革命和孙中山的态度上发生变化的原因。
    2. (2) 任选其中一篇社论,结合各自的时代背景对其标题加以解读。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