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七上·三河月考) 战国时各诸侯国竞相改革成为时代风潮。推动这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  )
    A . 铁器的使用 B . 个体小农的出现 C . 百家争鸣的影响 D . 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
  • 1. (2023七上·于都月考)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政治上革除旧制,经济上生产力迅速发展,劳动工具也发生大的改进,其中得到推广和使用的是( )
    A . 铁制农具和牛耕 B . 青铜器和牛耕 C . 石制农具和牛耕 D . 铁制农具和人力耕作工具
  • 1. (2023七上·游仙月考) 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了牛耕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开始于(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春秋时期
  • 1. (2023七上·成都期末) 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的命脉,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阅读材料,回 答问题。

    【深耕细作】

    材料一

    图 6 铁制农具

    图 7 穿有鼻环的牛尊

    【巩固统一】

    材料二

    一法度衡石丈尺……及至秦, 中一国之币为二等,黄金以溢名,为上币;铜钱识曰 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

    【对外贸易】

    材料三

    “天马徕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 ”

    ——摘编自汉武帝《西极天马歌》

    【交流发展】

    材料四

    江南之为国盛矣……自晋氏迁流,迄于太元之世,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 区域之 内,宴(安定)如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摘编自沈约《宋书》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铁制农具和牛耕最早出现的时期及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秦朝的经济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汉武帝时期到达“西极 ”的人物以及开辟的交通 要道的名称。分析开辟这条交通要道的历史意义。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请同学们结合你家乡的实际情况,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 1. (2023七上·成华期末) 下表所示内容反映的主题是( )

    政局动荡不安

    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不断

    农业继续发展

    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

    各国进行变法

    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 商鞅变法成效最大

    A . 夏商周的更替 B . 分封制的实施 C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D . 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 1. (2023七上·成华期末) 农业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只能依靠采集和渔猎获取生活资料,这种攫取性经济……已很难满足人们对基本生活资料的需求。到了新石器时代,人们在长期的采集活动中,逐渐认识到一些植物的生长规律,并最终发明了农业。农业使人类开始定居生活,学会了石器的磨制和钻孔技术,学会了陶器的制作和牲畜的饲养,提高了生产力,改善了生活条件。在黄河、长江流域等适合农业的地区,母系氏族公社迅速地发展和繁荣起来。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文献记载: 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铣, 若其事立。——《管子·海王》

    释义: 每一耕者必须有一把犁、一个铧和一把大锄,然后才能够做他的事。

    文献记载: 宗庙之牺, 为畎亩之勤。

    ——《国语·晋语》

    释义: 原来在宗庙中用于祭祀的牲口, 现在已经成为田里工作的主要力量。

    材料三 文帝在继位第二年下诏曰:“农,天下之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就末,……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

    ——《汉书·文帝本纪》

    (汉景帝)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汉书·景帝本纪》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农业发明的原因,列举新石器时代黄河、长江流域典型人类文明遗址。
    2. (2) 材料二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农业领域的哪一现象?这一现象产生了什么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简述文景时期重视农业生产的具体措施。
  • 1. (2023七上·襄州期末) 据《文物》记载,陕西凤翔秦公墓和秦宗庙遗址出土的春秋时期的铁器有十余件,其中出土的铁锸、铁铲、钁(大锄)等均为典型的农业生产工具。这一发现表明(  )
    A . 陕西地区最早使用铁制农具 B . 铁犁牛耕在全国推广 C . 春秋时期的农业生产力提高 D . 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 1. (2024七上·宁明期末) 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的命脉。 因此, 发展经济是一个国家的重要举措。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掌握了冶炼生铁的先进技术。铁器的使用使大规模开垦荒地成为可能……牛耕渐趋普遍起来,牛耕技术的发展,只有与铁器的使用相配合,方可发挥出它的功能。

    ——据《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与发展论析》

    材料二  西汉以来,在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通道上,中西往来密切。

    中国输出西方的物品和技术

    西方输入中国的物品和文化

    大量的丝织品和漆器凿井,铸铁等技术。

    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等农作物;罗马的毛织品; 玻璃等手工业品。罗马的杂技、印度的佛教。

    材料三  以前江南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而此时则有稻、麦、黍、粟以及其他各种杂谷,这些作物许多来自北方。南朝宋时豫章郡的良田可达“一亩二十斛(石) ”,江南三吴地区“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四  江南地区雨量充沛, 气候温暖,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那时候江南地区战争较少,社会秩序比较稳定,从东汉末年开始,大量人口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逃亡江南地区。南朝皇帝在春耕前下诏禁止杀牛,地方官员多能注意兴修水利工程灌溉农田。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后期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大为提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横贯欧亚大陆的通道”被称作什么?这条通道在中外往来中有何重大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经济取得了哪些新发展?
    4. (4)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5. (5) 综上所述,结合四则材料提及的古代经济发展的要素以及你从中得到的启发,为市、区政府建言献策。
  • 1. (2023七上·英德期末)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原始农业作为农业的第一个历史形态,它的生产工具以石质和木质为主,广泛使用砍伐工具,刀耕火种,实行撂荒耕作制,种植业、畜牧业与采集渔猎并存。据现有资料,中国原始农业早在距今8000年以前已在某些地区发生。

    ——百度百科

    材料二 1955年开始,在位于现在河北石家庄市市庄村发掘出了战国中、晚期居住遗址,这个遗址属于中山国或赵国,其中发现农业生产工具四十七件,遗址中又发现有牛、羊、狗、猪、鸡、鱼的骨骼、鸡蛋壳及炭化了的高粱。

    ——摘编自词典网

    材料三

    ——摘编自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

    1.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距今6000年左右中国古代原始农业的两个代表,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原始农业的特点。
    2. (2)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判断,遗址中发掘的生产工具主要类别是什么?分析这类生产工具给当时的社会带来的影响。
    3. (3) 材料三中粮食平均亩产量最高的是哪个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个时期最高的原因。
  • 1. (2023七上·梅县区期末) 如图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工具进步的是(    )

    A . 石器 B . 骨耜 C . 铁农具 D . 耧车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