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八上·潮阳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后,《新青年》编辑部从北京迁回上海,上海的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以此为阵地进行社会革命和唯物史观的宣传。1920年七八月间上海的马克思主义者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促使革命思想和全市工人运动有效的结合,并积极推动北京、武汉、长沙等地共产主义组织的成立,为正式建党做准备……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摘编自熊月之《中共“一大”的历史空间》

    材料二  长征开始后,广大干部、战士眼看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以来,红军多次失利,现在又几乎濒于绝境,这与前四次反“围剿”胜利发展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照。他们由此逐渐觉悟到,这是排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贯彻执行错误的军事指导方针的结果。在这种形势下,召开一次政治局会议总结经验教训,纠正领导上的错误的条件已经成熟。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

    材料三  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极其重要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代表大会。它总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路线纲领和策略,克服了党内的错误思想,使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对于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规律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从而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这次大会作为“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而载入史册。它为党领导人民去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基础。

    1. (1) 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的有利条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重要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遵义会议召开前的国内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的地位。
    3. (3) 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共七大召开的作用。
    4. (4)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这三次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共同影响。
  • 1. (2023八上·潮阳期末) 有一首歌谣唱道:“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这首歌谣反映了( )
    A .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红船精神 B . 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 C .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抗战精神 D .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
  • 1. (2024八上·大埔期末) “这是一次丰富多彩、可歌可泣的远征……红军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其军心士气和政治意志的坚强一如往昔。”宣告远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
    A . 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 B . 渡过金沙江跳出包围圈 C . 红军三大主力军会宁会师 D . 四渡赤水打乱敌人追剿
  • 1. (2023九上·梅州期末) 江西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与江西省相关的有(   )

    ①南昌起义②井冈山会师

    ③中华苏维埃政府的首都④八七会议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1. (2023八上·茂名期末) 据统计,红军长征时三大主力部队行军里程加起来超过8万里。他们在极度疲惫和寒冷的情况下,在“前有围堵后有追兵”的困境中,进入雪山草地,翻越73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3次穿越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这主要体现红军( )
    A .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 B . 坚定信念、不怕困难 C .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D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1. (2024八上·期末) 有学者评价“长征是将革命划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的一条分界线”。之所以称之为“分界线”是因为长征( )
    A . 建立了中华苏维埃政权 B . 找到了正确革命道路 C . 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D .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 1. (2024八上·期末) 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事物进行客观的描述,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 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等千名举人发起公车上书运动,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等主张 B . 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C . 1936年10月,红军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D . 1946年6月,蒋介石对中原解放区发动大规模进攻,内战爆发
  • 1. (2023八上·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而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地是正确的。”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毛泽东《七律·长征》

    材料三:如下图所示

    1. (1) 毛泽东作出材料一中这样论述的实践基础是什么?之前,他在湘赣边界领导了哪一次武装起义?
    2. (2) 材料二中红军“远征”的原因是什么?起点、转折点、终点分别是什么?
    3. (3) 如上图会议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有什么重要意义?
    4. (4) 红军长征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你认为长征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 1. (2023八上·月考) 黄石某中学决定暑期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感受长征精神”,他们选择的路线应是(   )
    A . 瑞金-金沙江-大渡河-赤水-吴起镇 B . 瑞金-大渡河-金沙江-赤水-吴起镇 C . 瑞金-赤水-金沙江-大渡河-吴起镇 D . 瑞金-大渡河-赤水-金沙江-吴起镇
  • 1. (2023八上·月考) 在长征途中,使红军跳出了敌人包围圈的军事行动是(   )
    A . 四渡赤水 B . 强渡大渡河 C . 渡过金沙江 D . 翻过大雪山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9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