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地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八下·德阳月考) 读“四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根据图中四城市降水信息,归纳我国降水的特征,正确的是( )

      ①我国降水时间分布较均匀②通常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③四城市均为季风气候,雨热同期④我国大多数地区的降水集中在10-12月

    2. (2) “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已成为城市居民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从气候角度看,下列城市“共享雨伞”使用率最高的是( )
  • 1. (2024八下·德阳月考) 下列位于第一阶梯的地区是( )
    A . 北方地区 B . 南方地区 C . 西北地区 D . 青藏地区
  • 1. (2024八下·自贡月考) 分析降水量分布状况是认识区域差异的重要内容。图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和四地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我国年降水量( )
    2. (2) 四地中( )
    3. (3) 乙地( )
  • 1. (2024八下·自贡月考)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国不断加强对黄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下图左是黄河流域示意图,图右是甲地太阳能光伏发电景观图。

    1. (1) 黄河源头——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该地区人口、城市集中分布在河谷地区,主要原因是,气候较温暖。
    2. (2) 图左中甲地修建了太阳能光伏电站,请从气候角度分析该地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3. (3) 左图中黄河上游乙农业区是平原,它和宁夏平原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被誉为“塞外江南”。在乙农业区适合广泛种植的糖料作物是
  • 1. (2024·砚山模拟) 我国的传统民居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积淀和鲜明的区域特色,是各地劳动人民适应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杰作。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民居①、②分别位于我国的(   )
    2. (2) 反映传统民居③所在地区环境特点的古诗词是(   )
  • 1. (2024·砚山模拟) 读我国西部部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乙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地区,自然环境特征是
    2. (2) C盆地丰富的油气资源通过工程送往我国东部地区。
    3. (3) 甲地区沿着A→B→C的方向,该地区年平均降水量逐渐。该地所产瓜果特别甜,主要自然原因是
    4. (4) 乙地的阴影部分是三江源地区,其中的“三江”是指长江、黄河、。我国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原因是
  • 1. (2024·砚山模拟) 截至2023年3月,我国非可再生资源发电装机容量首次降到50%以下,清洁能源供应比例不断上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属于利用可再生资源的是( )
    2. (2) 长江上游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是( )
    3. (3) 长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在地形方面的原因是( )
  • 1. (2024·砚山模拟) “茶马古道”是我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的走廊,也是世界上最高、最险峻且环境最恶劣的古道。读“茶马古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穿过云南省南部的纬线①的名称是;昆明为云南省的行政中心,因其气候四季如春,素有“”之称。
    2. (2) 茶马古道经过的②处是山区,该地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3. (3) 小明通过认真读图,判断云南省的地势特征为,他判断的依据可能是
    4. (4) 马帮运输曾是滇、藏、川间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当地采用马帮运输的主要原因是
  • 1. (2024·砚山模拟) 海南岛、台湾岛都是祖国的宝岛,读“海南岛、台湾岛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夏秋季影响两岛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
    2. (2) 下列关于两岛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1. (2024八下·昭阳月考) 2021年我国提出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目标,具体内容是建设生态安全屏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读“我国重要生态带和重点生态屏障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长江重点生态区:长江游地势落差大,水量丰富,蕴藏了巨大的水能资源。长江通航里程已达7万余千米,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60%,自古以来就有“”的美誉,试阐述其航运价值高的原因:(至少答两点)。
    2. (2) 北方防沙带位于四大地理区域的地区,该区域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3. (3) 南方丘陵山地带:加强植被保护,主要是防范(地质灾害)。
    4. (4)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学生我们能做的是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