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霍尔果斯月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我们不能数典忘祖,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也绝不会接受任何外国颐指气使的说教。”其主旨是(   )
    A . 继承传统,抵制西方文化 B .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C . 立足现实,坚持文化自信 D . 强调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方针
  • 1. (2024高二下·霍尔果斯月考)  在欧洲人眼里,地球的真实构成是一个神秘的话题。中世纪的地图将地球绘成光盘状。中心为耶路撒冷。一些奇形怪状的图形向四周辐射开来,代表三个已知的大陆,标注着伊甸园和《圣经》记载的其他地方。造成当时地图形状的主要原因是( )
    A . 古希腊地理学理论的错误引导 B . 东西方当时处于彼此隔绝状态 C . 宗教在中世纪欧洲占据支配地位 D . 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异常缓慢
  • 1. (2024高二下·霍尔果斯月考) 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被译成欧洲各种文字,使欧洲人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这(   )
    A . 反映希腊哲学在欧洲影响巨大 B . 得益于欧洲商品经济发展 C . 说明阿拉伯扮演文化桥梁作用 D . 促进了欧洲实用哲学发展
  • 1. (2024高二下·霍尔果斯月考) 史诗是一种庄严的文学体裁,内容为民间传说或歌颂英雄功绩的长篇叙事诗,它涉及的主题可以包括历史事件、民族、宗教或传说。下列关于史诗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吉尔伽美什》叙述乌鲁克国王的活动,反映两河流域居民对生命的态度 B . 《伊戈尔远征记》反映斯拉夫民族的历史,是拜占庭帝国杰出的文学作品 C . 《罗摩衍那》源自民间文献创作,集中反映古代印度人民生活和文化成就 D . 《荷马史诗》成为后世西方文学创作的源泉,其创作于希腊的“古典时代”
  • 1. (2024高二下·重庆市期中) 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英国政府陆续设置了济贫委员会、工厂视察员办公室、卫生总局,负责解决城市住房短缺、贫民窟密布、公共卫生设施匮乏、环境污染等“大城市病”,此外还兴建了商店、公园、仓库、车站等公共设施。这表明(      )
    A . 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城市化进程 B . 城市化过程中政府注重“以人为本” C . 工业化进程中城市问题日益突出 D . 城市发展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支撑
  • 1. (2024高二下·重庆市期中) 美洲的玛雅人、阿滋特克人和印加人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明,但与欧亚大陆的其他文明一样,他们都曾经建立起自己的国家,而且还拥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 . 美洲各文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B . 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共通性 C . 美洲文明深受欧亚大陆文明的影响 D . 人类文明的起源具有相似性
  • 1. (2024高二下·重庆市期中) 公元425年,拜占庭帝国皇帝塞奥多西二世的妻子尤多西亚创作了《荷马史诗摘录》,构造了从上帝创世到基督升天的基督教历史,荷马也逐渐被塑造为基督教修道院里陈列的“先知”之一。这反映出(   )
    A . 世俗王权借助传统对抗教会 B . 正统思想借助古典文化扩大影响 C . 基督教会分裂趋势已经出现 D . 希腊人文主义思想呈现复兴迹象
  • 1. (2024高二下·余姚月考)  美国学者梅天穆把蒙古的西征称为“成吉思汗大交换”,认为蒙古西征对于全球化进程的推动可以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相媲美。经此过程之后,世界已经与蒙古帝国之前的时代有了“巨大的差异”。下列对蒙古西征的评价,与该学者观点相近的是( )

    ①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之间的交流

    ②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

    ③促使西方文化中心向东转移

    ④给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2024高二下·余姚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据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民大规模的南下总数约有90万人左右…其流徙方向大体是北方东部的人民流向南方东部,北方西部的人民流向南方西部。北方人民到达南方,大都举目无亲,出路之一便是依附早先来到南方的士族或地方豪强,成为被隐匿的人口。

    ——摘编自蒋福亚《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太平洋铁路建设更加强了对华工的需求。根据记载,1849年美国华侨共有791人,1850年增至4025人,1851年达12000人,其后逐年增加,1890年共有107500人,他们为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建成作出了重要贡献。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之所以选择华工而非白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则从中国到美国走开阔的太平洋水路,相比之下使从欧洲到美国必须走麦哲伦海峡水道的路线相形见绌,华工的取得比白人劳工更容易:二则华工“配合度高”、“工资低廉”、”耐劳”,比起在艰困的环境面前常选择罢工或离职的白人劳工,金矿主和铁路公司自然更倾向使用华工。

    ——摘编自马慧玥《近代契约华工法律研究》

    材料三 19世纪以来,苏伊士运河的通航,极大地缩短了东南亚与欧洲的航程,马六甲海峡成为世界上最紫忙的海峡之一。新加坡在历史上曾经被日本和英国的殖民,1965年,成为独立国家。在新加坡的人口构成中,来自中国南方各省的华裔移民超过70%。新加坡福建会馆曾于20世纪50年代创办南祥大学,1980年与新加坡大学合并成立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福建会馆还曾资助四百万元重修了天福宫,这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寺庙之一。华源会为新加坡企业访华或投资海外剑造机会,也帮助中国企业在新加坡开展业务或协助它们与新加坡的公司建立贸易关系。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新加坡逐渐成为紫荣的贸易大港和国际化都市,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城市基础设施排名世界第一。

    ——摘编自龚伟达《新加坡的中国移民:角色定位与社会贡献》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民南移”的特点。结合所学,简述“北民南移”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推动华工赴美的动因。结合所学,简评华工对美国的贡献。
    3. (3) 根据材料三,提炼新加坡取得巨大成就的有利条件。结合所学,阐明新加坡的文化定位。
  • 1. (2024高二下·余姚月考) 三星堆遗址发现的青铜神树、人首鸟身像、纵目面具等文物,明显有着不符合中原文明的历史气息,反倒和神秘的古埃及文明关联密切。而龙的崇拜、铜铃(青铜编钟的前身)、镶嵌绿松石铜牌饰等文物发现,则显露出许多中原文化基因的“蛛丝马迹”。这反映出( )
    A . 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 B . 早期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C . 古蜀国发展深受外部影响 D . 南北文化交流频繁密切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