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贵阳模拟)  某待测电阻(阻值约20Ω),现在要较准确地测量其阻值,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

    A.电流表(量程0~100mA、内阻为8Ω)

    B.电流表(量程0~500mA、内阻约为2Ω)

    C.定值电阻

    D.定值电阻

    E.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约为2Ω)

    F.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约为2000Ω)

    G.电源E(电动势为9V,内阻不计)

    H.开关S、导线若干

    1. (1) 某同学设计了测量电阻的一种实验电路原理如图甲所示,M和N均为电流表,为保证测量时电流表读数不小于其量程的 , 则滑动变阻器应选择;M应选用;定值电阻应选择;(填器材选项前相应的英文字母)
    2. (2) 该同学经过实验得到M和N处电流表的多组数据,并在图乙中描绘出了相应的数据点,请在图中作出变化的图像
    3. (3) 待测电阻的测量值为=Ω。(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1. (2024高三下·贵阳模拟)  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近地点441km、远地点2368km的椭圆轨道,运行周期为114分钟,设计寿命仅20天。但是至今,东方红一号卫星仍在空间轨道上运行,已知地球半径为6400km,万有引力常量。根据以上数据,可估算出( )
    A . 地球的质量 B . 东方红一号在近地点的动能 C . 东方红一号在近地点受到的万有引力 D . 东方红一号在远地点的向心力
  • 1. (2024高三下·贵阳模拟)  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振幅为10cm。实线为时刻的波形图,此时处的质点P运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虚线为的波形图。已知周期T大于0.1s,则该波的传播速度和周期分别为(  )

    A . 0.2m/s,0.4s B . 0.4m/s,0.2s C . , 0.6s D . 0.6m/s,
  • 1. (2024高三下·贵阳模拟)  汽车行驶时应与前车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通常情况下,安全距离与驾驶者的反应时间和汽车行驶的速度有关。郭老师采用如下方法在封闭平直道路上测量自己驾驶汽车时的反应时间:汽车以速度匀速行驶,记录下从看到减速信号至汽车停下的位移;然后再以另一速度匀速行驶,记录下从看到减速信号至汽车停下的位移 , 假设两次实验的反应时间不变,加速度相同且恒定不变。可测得郭老师的反应时间为(  )
    A . B . C . D .
  • 1. (2024高三下·贵阳模拟)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块A与质量为2m的物块B用轻质弹簧连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B右边有一竖直固定的弹性挡板;现给A向右的初速度 , A的速度第一次减为时,B与挡板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瞬间取走挡板,此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运动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块B与挡板碰撞时的速度大小为 B . 物块B与挡板碰撞时,弹簧弹性势能为 C . 物块B与挡板碰撞后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为 D . 弹簧第一次伸长量为x时物块B的速度大小为
  • 1. (2024高三下·贵阳模拟)  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二、三象限存在方向沿x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图中未画出),在第一、四象限存在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图中未画出),且各象限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相同,在第一象限存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带负电小球,从x轴负半轴上的A点以初速度沿y轴正方向进入第二象限,随后从y轴上的C点以速度进入第一象限,过C点时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为45°,接着又垂直穿过x轴进入第四象限,重力加速度为g

    1. (1) 求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及C点的坐标;
    2. (2) 求第一象限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3. (3) 若第四象限内,一边长为a的正方形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使小球进入第四象限后能够垂直于y轴进入第三象限,求正方形区域内磁场磁感应强度的最小值
  • 1. (2024高三下·广州模拟) 如图,医用口罩由多层织物材料构成,其中有一层熔喷布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后成为驻极体材料,这层材料表面长期带有正电荷,能有效吸附细小的粉尘,而这些粉尘通常是细菌和病毒传播的载体。则即将被吸附的带电粉尘( )

    A . 带正电 B . 匀速靠近熔喷布
    C . 在靠近熔喷布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 D . 在靠近熔喷布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少
  • 1. (2024高三下·广州模拟)  某同学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时,将小球从一固定的毫米刻度尺旁边由静止释放,用手机拍摄小球自由下落的视频,然后用相应的软件处理得到分帧图片,利用图片中小球的位置就可以得出速度、加速度等信息,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如图2所示为小球下落过程中三幅连续相邻的分帧图片Ⅰ、Ⅱ、Ⅲ,相邻两帧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

    1. (1) 图片Ⅱ中小球的瞬时速度约为。(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 (2) 关于实验装置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3. (3) 该同学利用多帧图片测算其对应的速度v和下落的高度h,绘制了图像,如图3所示。其中P、Q分别为两个大小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下落的图像(空气阻力不变),由图像可知两球质量大小关系是(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4. (4) 如何利用图像判断小球下落过程机械能是否守恒?
  • 1. (2024高三下·广西模拟)  列车进站时,其刹车原理可简化如图,在车身下方固定一单匝矩形线框,利用线框进入磁场时所受的安培力,辅助列车刹车。已知列车的质量为m,车身长为s,线框的ab和cd长度均为L(L小于匀强磁场的宽度),线框的总电阻为R。轨道上匀强磁场区域足够长,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车头进入磁场瞬间的速度为v0 , 列车停止前所受铁轨及空气阻力的合力恒为f。车尾进入磁场瞬间,列车刚好停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列车进站过程中电流方向为abcda B . 列车ab边进入磁场瞬间,线框的电流大小为 C . 列车从进站到停下来的过程中,减少的动能大于线框产生的焦耳热 D . 列车ab边进入磁场瞬间,加速度大小
  • 1. (2024高三下·广西模拟) 如图所示,有一个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1kg的小物块,从光滑平台上的A点以v=3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到达C点时,恰好沿C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光滑圆弧轨道,最后小物块滑上紧靠轨道末端D点的质量为M=3kg的长木板.已知木板上表面与圆弧轨道末端切线相平,木板下表面与水平地面之间光滑,小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0.5m,C点和圆弧的圆心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53°,不计空气阻力,求:(g =10m/s2 , sin53°=0.8,cos53°=0.6)

    1. (1) A、C两点的高度差;
    2. (2) 小物块刚要到达圆弧轨道末端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3. (3) 要使小物块不滑出长木板,木板的最小长度.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