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
  • 1. 小明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开始时,小明同学透过玻璃板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其原因可能是玻璃板太 (选填“薄”或“厚”)。

    (2)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实验时换用镀膜玻璃板,应选玻璃板的 边缘(选填“镀膜面”或“不镀膜面”)与白纸上的横线重合,此时只能看到一个像且像更加清晰是因为镀膜后增强了光的 (选填“反射”或“折射”)。

    (3)实验中,为了验证通过玻璃板所成的像是否为虚像,小明移走蜡烛B,并在其位置放了一个光屏,在蜡烛A这一侧透过玻璃板观察,此时在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小明的做法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4)小明在做完平面镜实验后,注意到爸爸为自己家汽车的车窗贴上太阳膜(即是在汽车玻璃内表面粘贴上一层专用的透明膜),达到阻挡红外线、阻隔部分热量、降低车内温度、防眩光等作用,小明对市场上2种品牌太阳膜的隔热性能进行如下探究:

    a.如图2所示,在暗室中将一侧贴有品牌太阳膜的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在距离玻璃板左侧20cm放置一个红外线灯,玻璃板右侧放置一个光能风车(光能风车的风叶在红外线照射下,转动快慢能反映接收到的红外线的强弱)。

    b.打开红外线灯,观察并记录30s内光能风车风叶转动的圈数。

    c.改变红外线灯的位置,使之距离玻璃板的距离分别为40cm、60cm、80cm,重复步骤b。

    ①本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

    ②透过太阳膜红外线的强弱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利用光能风车转动快慢反映接收到的红外线强弱,以下所用方法与该研究方法不同的是

    A.在平面镜成像实验中,利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验证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B.通过电流表的指针偏转以及小灯泡发光情况来判断物质的导电能力

    C.探究动能影响因素时,用木块前进的距离反映物体动能大小

    ③光能风车转动越快,表明玻璃板隔热性能越 (选填“好”或“差”)。

    ④将光能风车换为光谱分析仪,实验得到下列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型号名称

    使用位置

    可见光穿透率(%)

    红外线穿透率(%)

    总太阳能阻隔率(%)

    紫外线阻隔率(%)

    A

    车身

    16.7

    29

    64.4

    99

    B

    车身

    24.6

    43.1

    52.6

    99

    Ⅰ.阳光中红外线是造成车内温度升高的主要因素,如表中型号 的太阳膜有更好的隔热效果;

    Ⅱ.两种型号对比,汽车贴上型号 的太阳膜,车内相对明亮些。

基础巩固 换一批
  • 1.

    在教室的任何位置都可看到黑板上粉笔字,说明光线在黑板上发生了{#blank#}1{#/blank#} 反射。

  • 2. 如图所示是小英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B

       

    (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确定像的{#blank#}1{#/blank#};选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blank#}2{#/blank#}关系;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blank#}3{#/blank#}(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blank#}4{#/blank#}(填写“有”或“没有”)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blank#}5{#/blank#}(选填“虚”或“实”)像;

    (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blank#}6{#/blank#}(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3.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表示平面镜的位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是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与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个位置,实验时注意观察蜡烛的大小和它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blank#}1{#/blank#}(选填“较亮”或“较暗”)环境中进行;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既确定了像的位置,又验证了像与物的{#blank#}2{#/blank#}关系;

    (3)将蜡烛A逐渐靠近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blank#}3{#/blank#}(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竖立光屏,在光屏上不能承接到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blank#}4{#/blank#}(选填“虚”或“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