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
  • 1. 小虎同学准备测一个标有“2.5V”字样的小灯泡L的额定功率和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6V)、电流表、电压表、开关、滑动变阻器R和电阻箱各一个,导线若干。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要调至最端。

    (2)闭合开关S后,发现小灯泡不发光,但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接下来首先应该操作的是

    A.检查电路是否断路

    B.检查电路是否短路

    C.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3)确定电路正确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在不同位置,作出小灯泡图象如图乙所示,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小灯泡L的额定功率为W。若将滑动变阻器换为电阻箱,电路其他保持不变,当电阻箱调到时小灯泡L此时的电阻为

    (4)小虎同学仍用这些实验器材,继续测未知电阻的阻值,但实验中灯泡烧坏,他重新选取了一个“3V 1.5W”的小灯泡 , 并增加一个单刀双掷开关 , 设计出如图丙所示的电路,以下是他具体的实验步骤:

    ①首先将开关接“1”接线柱,闭合开关 , 调节电阻箱为一个合适数值后,仅调节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使电流表的示数A,读出此时的示数为

    ②将开关接“2”接线柱,仅调节 , 直至电流表的示数仍与上一次相同,读出此时的示数为 , 则可计算出

    ③若实际测量过程中,步骤①②中电流表的示数相等但均小于I,则所测电阻将比真实值(选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

基础巩固 换一批
  • 1. 小明在做“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1)该实验的原理是{#blank#}1{#/blank#}。

    (2)该电路中存在一处连接错误,只改接一根导线使电路连接正确,请你在接错的那根导线上打“×”,再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连接。{#blank#}2{#/blank#}

    (3)图乙为某次测量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则本次测出的电阻的阻值为{#blank#}3{#/blank#}Ω。(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4)小明电阻替换为小灯泡,将所测数据绘制成如图丙所示的U-I图像。由图可知:小灯泡的电阻是变化的,主要是因为小灯泡灯丝的{#blank#}4{#/blank#}发生了变化;本次实验通过多次测量总结了小灯泡的电阻变化规律,下列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与该实验相同的有{#blank#}5{#/blank#}(选填字母代号)。

    A.测量物体的长度

    B.研究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

    C.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D.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 2. 用图1所示电路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和电功率,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2.5V。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50Ω 1.5A”。

    (1)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blank#}1{#/blank#}(选填“a”或“b")端;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进行多次测量,部分实验数据如上表所示。第4次测量时,电流表示数如图2所示,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blank#}2{#/blank#}Ω,电功率为{#blank#}3{#/blank#}W;

    (3)由实验数据可以判断,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可能为{#blank#}4{#/blank#}(选填“①”、“②”或“③”)。

    序号

    U/V

    I/A

    R/Ω

    1

    1.0

    0.18

    5.56

    2

    1.5

    0.22

    6.32

    3

    2.0

    0.25

    8.00

    4

    3.0



    ①7.60Ω             ②8.93Ω             ③10.60Ω

  • 3. 小明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电阻和电功率。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A端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blank#}1{#/blank#};

    (2)实验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V。要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和电功率,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blank#}2{#/blank#}端移动(选填“A”或“B”);

    (3)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该灯泡的电阻为{#blank#}3{#/blank#}Ω(保留一位小数);该灯泡的额定功率为{#blank#}4{#/blan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