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
  • 1. 如图所示是初中阶段同学们接触到的光学实验。

       

    (1)如图甲所示,在做“小孔成像”实验时,小孔位置固定,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光屏上的像与原来相比(选填“变大”或“变小”)了;

    (2)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蜡烛向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那么蜡烛的像将向(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为了让坐在左侧的小亮也看到蜡烛A的像,小明只把图乙中的玻璃板沿纸面向左平移了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蜡烛A的像(选填“会”或“不会”)向左平移。用刻度尺测量蜡烛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发现距离大小

    (3)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f=10cm,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使三者的中心在。眼睛在图丙中(选填“A”“B”或“C”)处能观察到烛焰成的像。

基础巩固 换一批
  • 1. 如图甲,小青同学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B。实验中移动蜡烛B使它和蜡烛A的像重合后,又进行了如下操作。

    (1)记录B的位置,测量A、B到镜面的距离均为10cm,再移去蜡烛B,在蜡烛B的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并没有出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blank#}1{#/blank#}像;

    (2)保持蜡烛A和光屏位置不动,撤去玻璃板,在AB连线中点处放一凸透镜,发现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该凸透镜的焦距为{#blank#}2{#/blank#}cm;

    (3)如图所示,仅将玻璃板由图中甲的位置水平向右平移至乙的位置时,蜡烛A的成像情况是{#blank#}3{#/blank#}。       

    A.蜡烛成像仍在B处

    B.蜡烛成像在B处右侧

    C.蜡烛无法通过玻璃板成像

  • 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华将蜡烛、透镜和光屏调节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上刚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1)实验前,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blank#}1{#/blank#};

    (2)用一个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替换原凸透镜,如果保持蜡烛和透镜位置不变,应将光屏向{#blank#}2{#/blank#}(选填“左”或“右”)移动到能再次接收到清晰像的位置;

    (3)把图中的凸透镜换成平面镜,直接观察光屏,发现光屏上{#blank#}3{#/blank#}(选填“有”或“没有”)蜡烛的像。

  • 3.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情景如图所示:

    (1)将点燃的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的前面,将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在{#blank#}1{#/blank#}(选填“蜡烛A”或“蜡烛B”)一侧观察,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

    (2)在确定像的位置时,玻璃板沿着CD平移了一点距离,这{#blank#}2{#/blank#}(选填“会”或“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3)如果将装置中的玻璃板换成中心带有小孔的不透明硬纸板,在蜡烛B的位置竖立一面光屏,然后把整个改装的装置放在暗室里,我们可以在光屏上看到烛焰的像,这个像与平面镜成像的区别是{#blank#}3{#/blank#}(只要写出一个区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