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
  • 1. 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5V。

    (1)该同学接错了一根导线,请你在这根导线上打“×”,并补画出正确的那根导线;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时发现电流表指针不偏转但电压表指针明显偏转,故障原因可能是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位于最端(选填“A”或“B”)。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的读数为2.5V,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Ω(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同组同学接着将小灯泡换成定值电阻来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过程中,断开开关将定值阻值由5Ω调为10Ω,保持滑片的位置不变,闭合开关时电压表示数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要继续探究,应该将滑片P向移动(选填“A”或“B”);

    (5)实验创新。要求:在只有下列实验器材的前提下,测出未知定值电阻Rx的阻值。实验器材:电阻Rx、电源(电压恒定但未知)、滑动变阻器(已知最大阻值为 R0)、电压表、开关、导线若干。小张同学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图,用以下步骤测Rx的阻值:

    ① 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a端时,读出电压表示数U1(U1未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② 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b端时,读出电压表示数U2

    ③ 请帮他写出Rx的表达式:Rx=(用字母R0、U1、U2表示)。

基础巩固 换一批
  • 1. 小明在做“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1)该实验的原理是{#blank#}1{#/blank#}。

    (2)该电路中存在一处连接错误,只改接一根导线使电路连接正确,请你在接错的那根导线上打“×”,再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连接。{#blank#}2{#/blank#}

    (3)图乙为某次测量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则本次测出的电阻的阻值为{#blank#}3{#/blank#}Ω。(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4)小明电阻替换为小灯泡,将所测数据绘制成如图丙所示的U-I图像。由图可知:小灯泡的电阻是变化的,主要是因为小灯泡灯丝的{#blank#}4{#/blank#}发生了变化;本次实验通过多次测量总结了小灯泡的电阻变化规律,下列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与该实验相同的有{#blank#}5{#/blank#}(选填字母代号)。

    A.测量物体的长度

    B.研究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

    C.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D.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 2. 用图1所示电路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和电功率,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2.5V。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50Ω 1.5A”。

    (1)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blank#}1{#/blank#}(选填“a”或“b")端;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进行多次测量,部分实验数据如上表所示。第4次测量时,电流表示数如图2所示,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blank#}2{#/blank#}Ω,电功率为{#blank#}3{#/blank#}W;

    (3)由实验数据可以判断,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可能为{#blank#}4{#/blank#}(选填“①”、“②”或“③”)。

    序号

    U/V

    I/A

    R/Ω

    1

    1.0

    0.18

    5.56

    2

    1.5

    0.22

    6.32

    3

    2.0

    0.25

    8.00

    4

    3.0



    ①7.60Ω             ②8.93Ω             ③10.60Ω

  • 3. 小明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电阻和电功率。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A端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blank#}1{#/blank#};

    (2)实验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V。要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和电功率,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blank#}2{#/blank#}端移动(选填“A”或“B”);

    (3)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该灯泡的电阻为{#blank#}3{#/blank#}Ω(保留一位小数);该灯泡的额定功率为{#blank#}4{#/blan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