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
  • 1. 小聪首先用如图甲、乙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水平放置,附有量角器的白纸板由E、F两部分构成,始终竖直立在平面镜上,可以绕ON翻折。

    (1)如图甲,E、F在同一平面上,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多测几组入射角∠i和反射角∠r,分析比较二者大小关系可得出结论:(用字母符号表示);

    (2)若光沿BO入射,经M反射后沿OA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3)如图乙,把F向前或向后翻折,则在F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4)探究完光的反射规律后,小聪紧接着又利用如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①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的位置;

    ②将与A完全相同、未点燃的蜡烛B放到玻璃板后面与像重合,比较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这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③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其成因与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A.“弯折”的筷子             B.水中倒影

    C.海市蜃楼             D.雨后彩虹

基础巩固 换一批
  • 1. 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再将玻璃板竖直立在白纸上:

    (1)实验时,不采用平面镜而采用透明玻璃板,不仅能观察到蜡烛的像,也便于{#blank#}1{#/blank#};

    (2)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blank#}2{#/blank#}(填变化情况);

    (3)如图2甲所示,一枚硬币放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硬币的像在a处,将平面镜平移至如图2乙所示的位置时,硬币的成像情况是{#blank#}3{#/blank#}(选填字母代号);

    A.硬币成像在a处       B.硬币成像在b处

    C.硬币成像在c处       D.硬币无法通过平面镜成像

    (4)小强将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如图3所示,用以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硬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右侧纸板可绕ON向后转动,如图甲所示。若将右侧纸板向后转动,如图乙所示,此时在右侧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这一现象说明{#blank#}4{#/blank#}。

  • 2.

    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如果入射角是30°,那么反射角是{#blank#}1{#/blank#} 。

  • 3.  自行车的尾灯利用了光的{#blank#}1{#/blank#};骑车时按响车铃,提示路人,这是利用声音传递{#blank#}2{#/bl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