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中国古代史 / 明清时期 / 明清时期的农业的发展
  • 1. 清乾隆进士李调元在《卖田说》中借佃户王某之口说明“卖田以佃田”的好处:家中有十亩耕地,难以养活十口之家;卖出自己的十亩地,则可以长期租佃一百亩维持生计,且能免于官府钱粮加派。当时农业中租佃关系的盛行( )

    A . 延续了个体农耕方式 B . 遏制了土地兼并扩大 C . 抑制了商业货币经济 D . 削减了国家赋税来源
基础巩固 换一批
  • 1. 根据下表所列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

    时间

    人口数量(亿人)

    耕地面积(万公顷)

    人均耕地面积(亩)

    1753年

    1.84

    4901.50

    4.00

    1766年

    2.08

    5204.89

    3.75

    1784年

    2.86

    5070.49

    2.66

    1812年

    3.34

    5259.53

    2.36

    A . 精耕细作继续发展 B . 人口优势逐步显现出来 C . 生产关系发生剧变 D . 农副产品实现了商品化
  • 2.

    清初,江西、江苏、福建等省,“佃田者不输租”已经“积以成习”,地主在出租土地时,往往要求佃农缴纳押金,租约期满再行返还。这从侧面说明(    )

    A . 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B . 佃农风险意识增强 C . 江南小农经济衰退 D . 清初土地兼并严重
  • 3. 根据张履祥《补农书》中所载资料,明朝末期江南地区农村家庭的投资结构如图所示:

    这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   )

    A . 经营更趋市场化 B . 减少犁耕依赖 C . 生产日趋专业化 D . 注重精耕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