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
  • 1. 在气温低于0℃的寒冷冬季,在积雪的路面上撒盐,会使路面的冰雪较快熔化。小明产生了疑问:含盐的冰跟纯净的冰熔化时有何不同?他进行了如下探究过程:

    (1)实验前,如图乙,应按照(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组装器材;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丙中绘制了图象,可判断冰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原因是在熔化过程中冰的不变;

    (2)冰完全熔化后,继续加热足够长时间,小烧杯内的水(选填“会”、“不会”)沸腾;

    (3)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又取了适量浓盐水制成的碎冰,再次加热,得到丙图中图象;可知,在雪上撒盐可以(选填“提高”或“降低”)雪的熔点;

    (4)小明又将一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图丁所示,烧杯中含盐的冰未完全熔化前,试管中的冰会(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基础巩固 换一批
  • 1. 图甲是用海波和石蜡“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blank#}1{#/blank#}(选填“A”“B”或“C”);

    (2)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石蜡是非晶体,由实验可得到晶体熔化特点{#blank#}2{#/blank#};

    (3)实验中通过水对试管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试管,目的是{#blank#}3{#/blank#}。

  • 2. 图甲是小明“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除了如图甲的器材外,本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blank#}1{#/blank#};

    (2)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blank#}2{#/blank#}℃;

    (3)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两者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其中烛蜡的图像是图{#blank#}3{#/blank#}(选填“①”或“②”) ,蜡烛属于{#blank#}4{#/blank#}(填“晶体或非晶体”);

    ①图中ba段对应的时间内,试管里物质所处的状态是{#blank#}5{#/blank#}(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该物质熔化时的特点是{#blank#}6{#/blank#}。

    (4)别的小组同学发现还未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冰也熔化了,此时冰熔化{#blank#}7{#/blank#}(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吸收热量;

    (5)小明在用冰箱制冰时发现,他将装水的密闭小瓶放在大烧杯里的水中间如图丁所示。再把烧杯放在电冰箱的冷冻室内,过一段时间取出烧杯,发现烧杯中已经有一半的水结成了冰,此时小瓶中的水{#blank#}8{#/blank#}。

    A.上部一半的水结冰       B.下部一半的水结冰

    C.都已结冰                    D.都不结冰

  • 3. 如图所示是某种晶体发生物态变化时的图像。据图回答:

    (1)在图像中,在BC段时,物质是{#blank#}1{#/blank#}态;在DE段,物质是{#blank#}2{#/blank#}态;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所用去的时间是{#blank#}3{#/blank#}分钟;

    (2)这种物质的凝固点是{#blank#}4{#/blank#};

    (3)在冬天,温度下降时,水也能结成冰。则水结冰时的过程与该图像{#blank#}5{#/blank#}段是相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