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中国古代史 / 中华文明起源至秦汉时期 / 中华文明的起源及特点
  • 1.  考古发现,稻米在仰韶晚期遗址中的数量明显增多(新街遗址出土802粒,庙底沟遗址出土648粒等),在新街遗址中还发现了稻旱混作的新兴农业生产模式。这表明( )

    A . 水稻是仰韶文化的主要栽培作物 B . 稻麦复种制已在中原地区普及 C . 中原地区与周边区域的交流增强 D . 物种单一制约农业发展的水平
基础巩固 换一批
  • 1. 新石器时代晚期,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被龙山文化所代替。在此基础上,出现了黄帝、炎帝等大型部落,两大部落又进一步结合成为炎黄部落联盟,黄帝和炎帝被后世尊为华夏始祖。材料意在说明(   )
    A . 中原文明占据主导 B . 早期国家雏形产生 C . 多元一体发展趋势 D . 华夏认同观念形成
  • 2. 图为距今4300年左右的山西省陶寺遗址出土的玉兽面,图 2 为距今4000 多年左右的湖北省石家河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据此可知(   )

    A . 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征 B . 古代玉器制造业领先世界 C . 原始宗教信仰发生重大变化 D . 南北方经济发展水平一致
  • 3. 贾湖遗址,位于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村,距今约9000—7500年。其遗迹主要是古墓葬、房址、陶窑、灰坑等,发现的红烧土上残存有稻壳印痕。在墓葬随葬品中,男性多为石铲、石斧、骨镖、骨镞等,女性以骨针、纺轮、磨盘较多。这些可以佐证当时( )
    A . 男女不平等的现象显现 B . 人们生活逐渐稳定 C . 早期国家初始形态形成 D . 灌溉农业比较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