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
  • 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铜壶滴漏

    在广州市的北京路上,有一仿制的铜壶滴漏。铜壶滴漏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据专家推测,张衡时代制造的多级铜壶滴漏在24h内产生的误差不大于40s。

    如图甲所示,早期的铜壶滴漏由一只播水壶和一只受水壶组成,受水壶上固定一把铜尺,铜尺上刻有十二时辰,受水壶里放置一个浮舟,浮舟上装一支浮箭。当水从播水壶滴入受水壶后,受水壶中的水位升高,浮箭被慢慢托起,古人根据浮箭上端在铜尺上对应的刻度就知道当时的时间了。

    由于播水壶水位下降会导致滴水速度发生变化,后人对铜壶滴漏进行了改良,将播水壶由原先的一只增加到三只(如图乙所示),分别称为日壶、月壶和星壶,自上而下依次放置在阶梯式座架上。使用时,定时给日壶补水,确保星壶始终处于满水状态,一昼夜恰好能将受水壶滴满。据了解,铜壶滴漏中的每个壶都有盖,下面三个壶盖中还有圈孔承接上壶嘴滴漏的每一滴水。

    题23图

    1. (1) 播水壶水位下降会导致滴水速度(选填“变快”、“变慢”或“不变”);
    2. (2) 铜壶滴漏工作时,中午与傍晚浮舟受到的浮力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 (3) 铜壶滴漏每个壶都加盖的用途是防止壶中的水因而减少;
    4. (4) 图丙所示为早期铜壶滴漏的铜尺标度,关于“子”、“丑”、“寅”三个时辰刻度的大概位置正确的是图
    5. (5) 现保存在广州博物馆的铜壶滴漏有三个滴水壶,受水壶容积为49L,如果从星壶底部流出的1滴水体积约为 , 则从星壶底部每秒钟大约流出滴水(保留整数);
    6. (6) 后期的星壶始终处于满水状态,你认为铜尺标度在后期与早期的铜壶滴漏对比中,它的变化是(写出一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