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中国古代史 / 中华文明起源至秦汉时期 / 百家争鸣的主要派别及其思想主张
  • 1. 墨子既“贵义”又“尚利”,提倡“他人之利,天下之利”。他把利看作义的内容、目的和标准,把义看作是达到利的手段,提出以利作为行为的道德价值标准。这说明墨子的义利观( )

    A . 具有反传统的启蒙意义 B . 带有浓厚的民本主义色彩 C . 体现出鲜明的政治立场 D . 否定了法家的重义轻利观
基础巩固 换一批
  • 1. 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
    A . 君主无为而治 B . 强化血缘等级 C . 推行礼乐仁政 D . 实行严刑峻法
  • 2. 老子谴责“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现象;墨子怒斥“今王公大人至其国家之乱,社稷之危”;孟子认定推翻暴君是正义行动;韩非子则对“上无道揆,下无法守”的现实给予抨击。这些言论反映了当时(   )
    A . 民众渴望统一的强烈愿望 B . 诸子思想日益趋向于统一 C . 诸子的政治立场各不相同 D . 政治及思想权威尚未树立
  • 3. 春秋战国时期,游学之风兴盛;墨家的个体游学区域逐渐缩小,而法家个人的游学范围由“国内”扩展到“国外”,儒家由盛转衰,逐渐远离政治权力的中心。这说明(   )
    A . 法家政治地位日益显要 B . 儒家思想日益遭到打压 C . 游学不利于文化的发展 D . 儒法两家争鸣更加激烈